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9-22 | 今傳媒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洋不是政治旗盤,海洋是生命基盤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洋不是政治旗盤,海洋是生命基盤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颱風來襲,一面防颱,一面還是正常上班。今天第一個行程,是出席由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國家台灣海洋大學及future earth Taipei ocean working group共同舉辦的研討會,與大家齊聚在這裡,共同探討海洋素養內涵、視野與拓展。


海洋素養(Ocean Literacy)指的是人們了解海洋與人類生活的緊密關係,並具備保護、永續利用海洋的責任感。其內涵包括認知到海洋對氣候、經濟、文化與安全的影響,以及理解人類行為會如何反饋到海洋。


管碧玲應邀致詞時,提出了幾個概念:


壹、海委會啟動中長期計劃推動海洋素養教育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去年做的調查,台灣人民只有31.9%對海洋知識有興趣,對於一個海洋國家而言,這樣的數字令人憂心,這也充分顯示:推動海洋素養教育不只重要,也有急迫性。


也因此管碧玲在就任之初,看到國海院取得了海洋科學序列OSS教材的授權,可以用於推廣海洋素養教育,管碧玲立刻啟動了中長期計劃,爭取114到117年共3億9千4百萬元來推動海洋素養教育以及促進海洋產業人才升級。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洋不是政治旗盤,海洋是生命基盤


執行以來,今年將完成400名OSS種子教師的培訓,持續在教育現場推廣海洋素養教育,在海洋產業的職能模型部分,業已完成2項共通核心職能模型,六項職能基準,以及六項職能模型與單元。將持續發展課程並訓練種子教師,發展系統化在地化的訓練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海委會今年更完成首批27名海洋無障礙服務人員的職能培訓,這是國內首創的專業職能模型,課程涵蓋風險管理、安全引導、特殊需求服務與實務演練。受訓學員通過課堂與實地測驗後,將於9月27日台灣無障礙海洋日投入服務,協助不同障別的民眾安全親海。這不僅落實海委會「海洋有愛、親海無礙」的政策目標,也展現海洋產業在高齡化與多元需求下的新契機。


今天很榮幸受邀參加研討會,好在有帶來海委會一些階段性的成果提供大家指教,希望藉由研討會兩日的交流,能啟發更多創新與合作,把素養轉化為行動,把行動累積成永續。

我帶來的第二個概念是:


貳、最需要接受海洋素養教育的應該是中國領導人


管碧玲領導海委會,因為同時領導海巡署,捍衛海疆職責所在,幾乎每日都在迎戰來自於對岸的威脅,讓我經常沈浸在海洋安全的系絡下思考問題。在準備致詞稿的時候,管碧玲想到,如果用海洋素養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海洋安全,得到的結論應該是:最需要接受海洋素養教育的應該是中國領導人!


中國領導人如果有海洋素養,當他聚焦中國沿海省份,他會超越傳統戰爭的角度,看到戰爭的代價更加具體而沉重。


他會想到福建、廣東、浙江,這些與台灣海峽毗鄰的地區,將成為直接受害者。沉船油污與化學污染會隨洋流迅速擴散,沿海養殖區與漁場遭到破壞,漁業大幅減產,當地居民的生計將遭受重擊。更嚴重的是,污染物會進入食物鏈,透過魚類與貝類進入人體,引發中毒與長期健康風險。生物棲地的崩解,將不僅是生態的災難,更是對人類生存基礎的自我毀壞。


更進一步,這些省份正是中國製造業與出口的重鎮。台灣海峽一旦封鎖,航運中斷,原物料與能源運輸受阻,不僅會拖垮地方經濟,也會反噬全國產業鏈,動搖中國的經濟基盤。


社會層面上,數百萬漁民與勞工將失業,形成龐大的社會壓力與治理風險。由於經濟受挫與食安問題,地方不穩定性將顯著升高。


參、海洋不是政治旗盤,海洋是生命基盤!


有海洋素養的領導人會了解:海洋不是可以犧牲的棋盤,而是養育十四億人民的生命基盤。海洋不是政治旗盤,海洋是生命基盤!沒有海洋素養大國做基礎,海洋大國會成為人類海洋的災難!


管碧玲致詞最後鼓勵大家:「不過,這是我的異想世界,擺在眼前的現實是:中國想做「海洋大國」,台灣想做「海洋素養大國」,所以,最後,管碧玲的結論是:透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將成為世界上文明的國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