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缺鐵性貧血當心癌症警訊! 高市聯合醫院推動SHARE溝通模式 有效提升早期診斷成效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34歲女性因腹痛就醫發現缺鐵性貧血,不到3個月確診大腸癌;44歲女性嚴重貧血卻拒絕檢查,16個月後因外傷意外發現大腸癌已肝轉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陳苓萍醫師指出,癌症年輕化趨勢容易被輕忽,當病人拒絕檢查時如何有效溝通成為關鍵。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長期致力推廣醫病溝通技巧,今年10月與台灣心理腫瘤學會聯合舉辦「癌症病情告知SHARE model溝通技巧工作坊」,推廣四大核心的分享模式,透過精進醫病溝通,提升早期診斷率,讓病人更願意參與治療。
兩起病例敲響警鐘 缺鐵性貧血背後藏危機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陳苓萍醫師分享兩起值得省思的臨床案例。第一位34歲女性因腹痛腹瀉至急診,抽血發現貧血後轉介至血液腫瘤科確診缺鐵性貧血。病人月經量正常但有便秘情形,服用鐵劑後貧血改善有限,醫療團隊快速安排相關檢查,不到3個月確認是大腸癌導致的貧血,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第二位44歲女性則因嚴重貧血由診所轉診,病人自訴經血量已由多轉少,口服鐵劑療效不佳後改為針劑治療,婦產科超音波檢查顯示正常。然而病人偶爾出現血便情形,醫療團隊建議進行大腸鏡、電腦斷層等檢查並轉介至直腸外科,病人卻一再拒絕。直到16個月後因外傷至急診,才意外診斷出大腸癌合併肝臟轉移,治療難度大幅提高。
陳苓萍主任表示:「年輕女性出現缺鐵性貧血,常被歸因於月經過多,但當鐵劑治療效果不佳時,更應積極尋找其他病因,特別是消化道出血或腫瘤。癌症年輕化容易被輕忽,當病人拒絕檢查時,如何有效溝通考驗著醫師功力,精進溝通技巧可協助把握黃金治療期。」
引進日本SHARE模式 10分鐘完成有溫度的病情告知
為提升醫療人員的病情告知與溝通能力,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與台灣心理腫瘤學會合作推廣醫病溝通技巧。內科部主任陳盈凱醫師說明,台灣心理腫瘤學會自日本引進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訓練的標準化模式,稱之為「分享模式」(SHARE model)。此模式涵蓋四個核心議題:一、設定支持性的環境;二、壞消息的傳達方式;三、附加的資訊;四、再保證與情緒支持。
陳盈凱主任指出,過去醫學教育較少著重於病情告知的訓練,加上臨床工作繁忙,醫師平均每3到5分鐘就得看完一位病人,因此需要一套既有效又能快速執行的溝通模式。相較於美國常用的SPIKES病情告知模式過大大約所需1小時,而SHARE模式更重視告知過程中「再保證與情緒支持」的重要性,整個告知過程僅需10至15分鐘,更適用於忙碌的台灣醫療生態。此次工作坊出動9位師資、5位模擬病人,帶領16位不同職類醫護學員進行實戰訓練。工作坊跳脫傳統講課模式,除理論基礎講解外,每位學員有40分鐘實際演練時間,由講師帶領進行互助型團體學習,學員反應熱烈。
兩位醫師也共同呼籲,年輕女性若有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即使月經正常也應積極查找病因,切勿輕忽。同時,良好的醫病溝通是早期診斷的關鍵,醫療人員應持續精進溝通技巧,讓病人願意接受必要的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最新生活新聞
-
-
汐止學童屢攻擊師生 教育局:持續追蹤輔導
(32 分鐘前) -
台南竹溪二期工程開工,日截 4.7 萬噸污水,500 多天後變都市森林水岸
(33 分鐘前) -
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 北部轉涼有短暫雨
(33 分鐘前) -
金融服務愛心公益嘉年華11/8盛大登場
(39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