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5-11-07 | 十分好傳媒

從一杯咖啡看企業永續——湛盧咖啡的轉型與社會責任實踐

從一杯咖啡看企業永續——湛盧咖啡的轉型與社會責任實踐
▲湛盧咖啡創辦人廖國明從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出發,實踐永續。


在臺灣這個「咖啡館密度世界前幾高」的市場裡,精品咖啡早已不再是新鮮話題。當價格戰與人力荒交織成壓力,業者該如何突圍?深耕產業多年的湛盧咖啡創辦人廖國明,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從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出發,讓每一位咖啡師、每一位消費者,都成為品牌永續的一部分。





近年來精品咖啡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成本壓力。「這一波國際行情從十年前開始漲,到現在都還下不去,整體平均漲幅大概三成左右。」廖國明說,這對經營者來說是巨大的負擔。



然而,更棘手的問題來自人力。「現在的新世代工作者很重視創意、環境與權益,但也因此比較不願意投入勞力型工作。」他指出,咖啡產業需要年輕人,但要吸引他們留下,必須讓這份工作更有價值與意義。



為了讓品牌更貼近消費者,湛盧咖啡設計了一套獨特的「咖啡配方互動系統」。這個服務讓消費者能親自參與配方創造,系統還會記錄每次的口味偏好,讓下次造訪時能延續風味、再做微調。「這樣一來,喝咖啡不只是消費,而是一種樂趣,也是一場探索。」廖國明笑著說。





廖國明董事長強調,品牌的永續不僅在於產品創新,也在於人。「前線的咖啡師不該只是沖煮咖啡的手,而應該理解咖啡的來源、烘焙方式、以及背後的故事。」因此公司加強內部教育,讓員工了解整個產業鏈的運作,從豆農到烘豆,再到杯中香氣。「當他們明白自己在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而不只是打一份工,他們的專業和自信會完全不同。」



「企業當然要賺錢,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廖國明語氣堅定地說。他認為,唯有讓同仁感受到公司在回饋社會,企業文化才能長久。未來,他希望將這樣的理念制度化——「我們打算每年編列一筆預算,支持員工投入社會公益與在地行動。如果這能成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那才是真正的永續經營。」



從一杯咖啡看企業永續——湛盧咖啡的轉型與社會責任實踐
▲廖國明認為咖啡是一種「讓人產生連結」的過程。




今年加入〈永續臺北好企機〉永續轉型輔導,廖國明坦言,一開始只是想「做點不一樣的事」,但在計畫輔導與協助下,才真正看見「永續」的深層價值。「過去我們以為永續只是理想,但其實它是一種有序的管理方式。顧問幫助我們梳理日常行為,讓我們發現,只要方向對,好的社會行動也能帶來穩定的財務表現。」他認為,企業若能同時兼顧社會與經濟價值,就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正向循環,從咖啡師到農民,人人都能因此受益。



在廖國明眼中,精品咖啡的本質從來不只是風味與價格,而是一種「讓人產生連結」的過程。當企業將「人」與「社會」納入品牌核心,咖啡的價值也不再只是杯中香氣,而是每一次被細心對待的故事。







2025「永續臺北好企機」申請開跑!



北市府攜手企業打造三大ESG永續生態圈 發展產業共好永續力



青青婚宴從碳盤查到綠色供應鏈 讓婚禮產業與地球共好



逸昇設計從解決客戶環保需求出發 邁向永續轉型之路



嘉時航運以「人才永續」啟航 打造綠能新力量



MUME以文化與人才打造永續餐飲藍圖 持續推動改變的實驗場



以植物染革新美業 「客麗絲」從環保到教育打造綠色髮廊



從一顆芋頭感受溫暖幸福:聖瑪莉用烘焙寫下台灣的永續日常



NUPELLE®以材料創新引領永續轉型 打造綠色競爭力

The post 從一杯咖啡看企業永續——湛盧咖啡的轉型與社會責任實踐 first appeared on 十分好傳媒 - 永續未來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