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取消自由入學落實學區制就近入學 配套措施到位114學年新生報到已順利完成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南市教育局28日於議會進行114學年度取消自由入學回歸學區制度專案報告,教育局表示,教育政策隨時間遷移與環境變化而調整有其必要性,取消自由入學制度,並非限制家長教育選擇,而是在檢討現有的政策效益與人口趨勢後所採取的結構性調整。114學年度各校新生報到入學已順利完成,未來教育局也會持續與學校討論,滾動修正現有學區劃分的合理性與公平性,以落實法定學區制精神,並兼顧均衡學校發展、家長便利接送與選擇,共同營造能讓每一位學童就近入學與安心學習的理想教育環境。
有關多位議員反映取消自由學區政策過於倉促,教育局表示,該項政策變革源自多次學區調整會議與學校提案,在經過二年多的討論與意見徵詢,並深入分析近十年各校新生入學數據與效益評估、邀集學校校長與家長團體代表徵詢意見後,才審慎做成的決定,並非倉促決定。此外,為降低變革對學校及家長的可能衝擊,因此也同步規劃取消自由入學的四項配套措施,包括:現已就讀學生不受影響、已有兄姊或弟妹就讀者可免遷戶籍、可至家長工作地所在學區就學、或以居住事實證明等方式就近入學。
教育局指出,由114學年度新生入學報到後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國小6班小校的班級數未受取消自由入學影響;中大型學校新生則依學區內生源多寡,班級數略有消長,惟原自由入學與一般學校的新生班級數整體變動比例相近,顯示學生已逐漸回流原學區就讀。國中階段亦大致呈現類似趨勢,特別的是,有某自由入學國中在取消自由入學後,不僅沒減班,反而呈現增班現象。
教育局表示, 114學年度各校新生報到人數變化,係以學區人口變動為依歸,整體而言並未受取消自由入學而影響。全市約有4%的新生家長運用配套措施完成入學,包括:與兄姊或弟妹同校就讀、依家長工作地所在學區就學、或以居住事實證明等方式就近入學,顯示各項配套制度有發揮功能,可讓家長依個別需求彈性選擇就讀學校,兼顧回歸法定學區制度精神與便利家長接送的選擇需求。
教育局強調,少子女化趨勢已是無法避免、必須面對的事實。南市為落實法定學區制就近入學精神、穩定各校生源、降低校際間競爭與資源浪費,讓學校能適切掌握所需教學空間與師資配置,提升教育資源的運用效益,為師生營造更好的教育環境,適時取消自由入學並回歸法定學區制確有其必要性。
教育局補充表示,為持續優化教育資源分配、落實學區就近入學精神,在取消自由入學後,未來將與各校檢討現有基本學區與共同學區的合理性與公平性,讓區域內家長在就近入學的原則下享有彈性的選擇機會。針對目前未設置共同學區或是共同學區範圍未符需求的學校,可透過校際討論取得共識後,設定或調整共同學區,以符合法定學區制精神,並兼顧學校特色發展、家長就近選擇與便利接送需求。
最新生活新聞
-
-
立法院交委會考察新竹交通建設 立委林思銘實質爭取多項改善方案
(19 分鐘前) -
威力彩再摃!彩金衝上4.1億 明日大樂透獎金上看1億,億萬夢想繼續追!
(23 分鐘前) -
傳遞真誠、觸動人心 玄大林鈺婷用聲音與行動開創屬於自己的傳播舞台
(31 分鐘前) -
創校47年!花蓮「大漢技術學院」8月正式退場 逾百學生被迫轉校完成學業
(3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