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7° )
氣象
2025-05-07 | 大成報

守護原鄉、共植夢想 中醫大附醫攜手公益夥伴 展現深耕原鄉的愛與行動力

守護原鄉、共植夢想 中醫大附醫攜手公益夥伴 展現深耕原鄉的愛與行動力

【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原鄉地區因地理偏遠、交通不便,資源受限,導致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日益嚴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年深耕南投信義鄉等原鄉山區,攜手公益夥伴長聖國際生技與長佳智能,於5/7舉辦「守護原鄉 共植夢想」活動,邀請各原鄉合作夥伴分享經濟培力的實踐經驗,展現醫療、公衛與產業共創的永續行動力。



秉持董事長蔡長海「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中醫大附醫已深耕南投縣信義鄉等原鄉近30年,提供整合性健康照護服務,成功消除「無醫村」的問題,並有效降低當地死亡率。



同時積極拓展公益服務,涵蓋獨老照顧、雙龍國小數位教室設立、部落日托中心運營、魚菜共生系統導入、防災減災訓練等;近期更推行「部落廚房暨兒童營養衛教專案」,持續為原鄉注入溫暖與希望。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表示,守護偏鄉一直是醫院的重點任務,對信義鄉居民的長期守護就是最佳見證;期待有更多夥伴投入、帶動關心弱勢的風氣。



副院長兼永續長楊麗慧說明,醫院協助部落居民實行循環生態生產,這些農產品不僅自用,還可透過愛心攤位、員工團購、綠色市集等通路銷售,促進環境友善與經濟自立。



這次共植活動由農業局提供1,000株樹苗,長聖生技與長佳智能共同發起,展現企業對自然永續與社區共融的承諾。



根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17年森林資源調查,臺灣森林覆蓋率達全臺60.7%,為全球平均值的2倍,1公頃林地每年可吸收約10公噸二氧化碳,發揮強大碳匯功能;而臺灣每人每年平均產生約11.9公噸碳足跡,種樹正是減碳抗暖化的實際行動。



長聖生技總經理黃文良也指出,透過響應共植活動,不僅回饋原鄉土地、也實踐企業在碳中和與自然永續上的責任,長聖生技將致力實踐醫療生技的良善影響。



長佳智能總經理李友錚則強調,在AI盛行的時代,更應該善用科技投入永續發展,將持續推動健康平權與創新應用,與環境共生、為下一代守護更好的未來。



「守護原鄉 共植夢想」活動現場,由黃文良、李友錚與民眾一同在原鄉守護牆上簽名響應,並發送苗木,期盼為原鄉的長遠發展種下夢想;部落居民也展示當地發展的蔬果、蜂蜜等農產品,以及縫紉、竹編等原民手工藝,展現原鄉的獨特韌性與美學。



中醫大附醫提到,院方從「送醫上山」為起點,逐步擴大服務範疇,實現「照顧獨老、教育輔助、經濟培力、食農教育、防災減災、營養均衡」6大面向,幫助原鄉提升自立、自助與自信的能力;最終目標是培養當地居民成為助人者,共同打造永續韌性的家園。



除了在原鄉深耕永續行動,中醫大附醫也在都市場域落實綠色醫療,2022年於停車場頂樓設置綠能設備,建構「淨零綠色教育中心」,延伸自2019年響應臺中市政府「城食森林計畫」所建置的屋頂農園與農夫學院,栽種可食地景、降低熱島效應;並提供新鮮蔬果與香草,減少食物里程。



院方說,在展示醫院節能減碳的願景與策略的同時,更透過環境教育推廣友善環境、珍愛地球的理念,歡迎社區民眾預約參觀。


守護原鄉、共植夢想 中醫大附醫攜手公益夥伴 展現深耕原鄉的愛與行動力

守護原鄉、共植夢想 中醫大附醫攜手公益夥伴 展現深耕原鄉的愛與行動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