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格局,學會3個「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有格局的人,人生海闊天空;缺乏格局的人,日日鑽牛角尖,認定都是別人的錯。
如何找到自己的大格局,不妨從3個「不」做起。
第一「不」:不抱怨
如何做個「不抱怨」的人?
美芹從原生家庭父母相處模式,學到習慣怪罪身旁的家人,抱怨連連的結果,兒子成了沈迷網路的輟學生,老公則藉口加班,夜不歸營。
當美芹逐漸明瞭語言是帶有力量的,負面的語言帶來的是殺傷力極強的咀咒,更何況怪罪別人的時候,除了是食指針對別人,另外四根手指頭居然是指向自己。
也就是抱怨的威力更多是影響自己的情緒,干擾自己的健康狀態,每天不開心,又何來和氣生財?
徹底改掉抱怨的習慣,美芹運用「STOP」策略,一開口發現對方皺眉頭、聲調提高,或怒目相視,第一秒的覺察,她立刻回應:「抱歉,說錯話了。」,或是說:「讓我想一下,有空再聊!」
美芹克制了抱怨的習慣,逐漸打開了格局,反而讓自己每天笑呵呵。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第二「不」:不較勁
玉珊從小習慣和媽媽較勁,這種競爭關係大約是小學六年級開始,她會向爸爸爭寵,讓爸爸騎著摩托車就載她去看電影,她喜歡看著媽媽口中說:「你們去!你們去!我沒關係。」的落寞神情。
媽媽其實並沒有對玉珊不好,只是媽媽更偏愛弟弟,總是對小兩歲的弟弟喊「寶貝」,而對玉珊卻喊「丫頭」,內心不服氣的小女孩從此經歷「母愛創傷」的生活,自認和媽媽沒緣份,處處和媽媽較勁,搶奪爸爸的愛。
玉珊在大學唸心理學系,她對自己的幼稚行徑恍然大悟,原來是鑽牛角尖的性格,讓自己走進人生的死胡同。
不停地自我探索,修正和媽媽相處模式,樂意陪伴爸爸媽媽閒話家常或海外旅遊,玉珊說:「理解帶來了和解」,立志成為心理諮商師的玉珊終於走向格局寬闊的人生。
第三「不」:不執著
立誠一直不明白老婆為何離家出走三年,任他到岳家道歉,帶著一兒一女去求情,老婆就是不肯回頭。
立誠進到「幸福導師班」來成長,他慢慢弄懂老婆不滿意他的癥結,原來在管教孩子上,立誠沿用自家老爸大聲呵責、嚴厲甩耳光的模式。
兩個孩子敢怒不敢言,平日在家都躲在房間內,而老婆無數次的抗議,立誠當年都視若無睹,以致溝通無效,老婆從噤聲,跟著兩個孩子一樣不言不語,躲進房間;到後來,似乎長期失眠,常到身心科拿藥,接著就是躲回娘家不出面了。
立誠恍然大悟時,明白自己當年錯得離譜,他暫緩對老婆的節節進逼,尊重她此時此刻需要靜養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先安穩家中一切,把工作做好,這一切就是讓老婆安心的做法。
立誠終於找到自己不執著,讓格局變大的捷徑。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生活新聞
-
3日開工恐遇強烈冷氣團 吳德榮:北台灣濕冷下探9度
(15 分鐘前) -
美推關稅、增防衛預算 經濟政策反彈多
(28 分鐘前) -
年假還沒結束「油價繼續凍」 中油宣布汽柴油暫不調價
(33 分鐘前) -
不用急著加油 中油明起汽、柴油不調整
(38 分鐘前) -
候鳥聚集高峰 新北推到挖子尾自然保留區賞鳥
(4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