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情緒崩潰 可用這7句「安撫語」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情緒崩潰與大哭大鬧幾乎是每位父母都會面對的挑戰。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度過情緒風暴? 研究顯示,真正擅長處理這些時刻的父母,不是靠責罵或懲罰,而是用「安撫性的語言」來連結與陪伴孩子。
Reem Raouda花了多年時間研究200多對親子關係以及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經歷,發現那些真正擅長處理孩子發脾氣的父母會使用安撫、肯定和引導的語言來面對孩子的情緒風暴,並且會盡量避免懲罰或隔離處置,並且明白孩子的情緒爆發,其實是神經系統處於壓力狀態的一種表現。
以下是這些「情緒敏銳」的父母,最常使用的7句安撫性語句,能幫助孩子感到安全、建立連結,並最終減少情緒失控。
1.「你正在經歷一個很大的情緒,我會在這裡陪著你。」取代「別哭了!」
這句話能讓孩子專注於當下,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平靜。當孩子在面對強烈的情緒時感受到支持時,他們能夠更快地渡過難關,並瞭解到不需要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而升級情緒。
2.「我相信你。」取代「你太誇張了,沒那麼嚴重。」
孩子需要被肯定而不是否定。當父母選擇相信,他們感到被理解,內心更安穩,也能更快冷靜下來。
3.「你的感受很合理。」取代「這件事沒什麼好生氣的。」
即使在大人眼裡不重要,孩子仍需知道情緒被理解。被允許的情緒更容易被消化,而不是壓抑或失控。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4.「我沒有生你的氣,我會陪你一起度過。」取代「你真的很讓人火大!」
父母的安撫比懲罰更能解除孩子的防衛。當孩子不怕父母的怒氣,就能專注在讓情緒冷靜下來。
5.「生氣是可以的,但我不會讓你傷害自己或別人。」取代「你這是怎麼回事? 再打就給我試試看!」
這句話同理孩子的情緒,同時設立界線。孩子知道情緒沒錯,但行為需規範,學會更健康表達。
6.「慢慢來,我會在這裡,不會走開。」取代「快點冷靜下來!」
孩子的崩潰常源自恐慌。這句話降低焦慮,讓孩子安心不被拋下,反而更快恢復平靜。
7.「我們會一起度過的。」取代「你自己想辦法處理。」
孩子最需要確認的是自己依然被接納。父母的陪伴讓他們在困難中感到安全,建立自信,減少失控。
當然,這些話語並不能阻止每一次的情緒崩潰,但它們播下的種子,最終會讓孩子可以信任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值得被支持,並相信父母的愛不會在生活不順遂時消失不見。
Reference: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生活新聞
-
-
飛天小女警驚喜現身花毯節 前所未見的花卉盛宴11月登場
(25 分鐘前) -
歌仔戲走進長照機構「聊藝療計畫」讓長輩生活更有戲
(27 分鐘前) -
苗栗11條客運線突停駛 監理所將開罰亦捷科際
(28 分鐘前) -
高鐵寧靜車廂惹議 史哲:絕對歡迎親子同行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