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神奇語」讓孩子願意聽父母的話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父母們總是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聽話。但親子教育專家瑞姆·拉烏達卻認為,許多父母往往過於專注在讓孩子當下服從,而忽略了建立長期的、真正的合作關係。
瑞姆·拉烏達研究了200多對親子關係,她本身也是一位母親。拉烏達發現,當孩子感受到與父母的親密連結時最願意聽話,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感安全感:孩子知道自己受到尊重,並且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以下有六句「神奇語」可以幫助孩子平靜情緒,讓親子合作變得自然而然,這才是讓孩子聽話的真正秘訣:
1.我相信你
當孩子感到被懷疑時,他們就會豎起防禦牆,並且從與父母的親密關係轉變為自我保護,而父母給予的信任感則能營造安全感。例如:孩子:「我不是故意把果汁灑倒的!」父母:「我相信你。我們一起收拾一下。」
2.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吧
當父母只是一味下命令,情況往往變成對立,但若讓孩子參與解決,他們更可能願意遵守。例如:孩子拒絕收玩具,父母:「我知道你現在不想收。我們一起想辦法吧,第一步要做什麼?」
3.我知道你現在感覺不好,我在這裡陪你
當孩子情緒崩潰時,無法聽進任何道理。而這句話能承接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孤單,有助於孩子恢復平靜。例如:孩子因積木倒塌大哭,父母與其說「別哭了,這沒什麼好難過的」,不如說:「我知道你現在感覺不好,我在這裡陪你。」讓孩子的情緒自然過去,等他們準備好再回到互動。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4.我現在在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要願意聽父母,必須先感覺自己被聽見。父母先給予傾聽,再要求回應,能化解抗拒。例如:孩子:「我再也不想和弟弟玩了!」父母:「我現在在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先了解孩子憤怒背後的真正原因,再來解決問題,修復關係。
5.我聽見了,我站在你這邊
很多情緒爆發,是因孩子覺得「最需要的人」反而和自己對立。而這句話立刻能將父母從「對手」變成「盟友」,降低孩子的防禦心。例如:孩子:「這作業太無聊了!我不想做了!」父母:「我知道你很生氣,我支持你,我們來想辦法讓它簡單一點。」
6.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支持你
錯誤往往會引發羞愧,但這句話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不是取決於孩子的表現或完美性。例如:孩子不小心損壞了同學的作品,父母先不要訓斥,而是說:「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支持你。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Reference:
I’ve studied over 200 kids—here are 6 ‘magic phrases’ that make children listen to their parents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正大學台文所研發「宮台羽」台日語AI學伴 助日籍生學台語
(34 分鐘前) -
雙髻鯊的伙食也入境隨俗? 中山大學研究發現:原來游到哪裡,就吃當地的食物
(39 分鐘前) -
嘉大團隊引領中草藥創新應用 推動臺灣食農產業轉型升級
(41 分鐘前) -
同心防災共護學子!南投縣國家防災日 地震避難掩護示範觀摩凝聚防災量能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