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太平島成海龜寶寶出生熱點 綠蠵龜卵窩數創新紀錄
![南沙太平島成海龜寶寶出生熱點 綠蠵龜卵窩數創新紀錄](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living/hoomedia/20250217/73978602500589344009.jpg)
【互傳媒/記者 鄭芳怡/高雄 報導】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公布最新調查成果,發現南沙太平島的綠蠵龜產卵數量驚人,短短4個月內,共記錄到141隻母龜上岸產卵,累計221個卵窩,遠高於臺灣其他產卵地的紀錄,這項發現不僅突顯了南沙太平島作為海龜重要繁殖場域的價值,也再度喚起對棲地保育的關注。
▲完成產卵後準備重返大海之母綠蠵龜。(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表示,南沙太平島位於高雄市政府管轄範圍,距臺灣本島約1,600公里,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根據調查結果,太平島的綠蠵龜產卵數量為全國之冠。相比之下,臺灣其他重要產卵地,如小琉球和望安,每年僅記錄到不到10隻產卵母龜,蘭嶼則約為10至20隻,總卵窩數更不到40窩。
▲卵窩中佈放溫度計紀錄孵化溫度。(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說,本次調查由海保署委託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結合海保署的海洋保育巡查員經培訓後共同進行監測,為臺灣首次系統性研究太平島海龜生態。研究團隊發現,產卵母龜皆為綠蠵龜,並記錄到臺灣過去未見的最小體型產卵個體,背甲曲線長度僅84公分,顯示該區可能有大量年輕母龜首次加入產卵行列。此外,研究人員也觀察到多次近岸交配行為,進一步證實太平島不只是產卵地,更是海龜完整繁殖週期的重要場域。
根據海保署統計,2024年在太平島4個月共記錄到221窩海龜卵,以每窩平均70顆計算,估計全年12個月產卵量達5萬顆。依照目前的孵化率(約70%),預計每年可孵出 3萬5,000隻幼龜。然而,海龜族群存活率極低,平均每1,000隻幼龜中僅約1至2隻能存活至成年。由於成年母龜會回到自己出生的海灘產卵,研究人員推估,約20年後,太平島將迎來36隻成年母龜返回產卵,顯示棲地保護對海龜族群延續的重要性。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此次短期調查發現,太平島的海龜產卵數量遠高於臺灣其他地區,突顯該地對綠蠵龜族群的重要性。海龜會返回出生地產卵,棲地的穩定性對其繁殖至關重要,一旦環境遭破壞,可能對整個族群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海保署強調,未來調查數據將納入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海龜專家小組年度區域報告,以提升臺灣在國際保育領域的能見度,彰顯南沙太平島不僅是臺灣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要據點,更是全球關注的海洋生態永續象徵之一。
<南沙太平島成海龜寶寶出生熱點 綠蠵龜卵窩數創新紀錄>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連假將至!高公局:首日車流量估平日1.4倍
(15 分鐘前) -
新北公布第1波違法雇主名單 338家共開罰1688萬
(19 分鐘前) -
竹市府開設「流感疫苗專診」 符合公費對象儘快接種疫苗
(24 分鐘前) -
泰源隧道預計年底通車 村民可望不再受路斷之苦
(32 分鐘前) -
透析治療納入給付 造福慢性腎友15萬人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