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甜點到文化! 新住民家庭體驗柬埔寨風情

【互傳媒/記者 范家豪/屏東報導】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屏東縣服務站於日前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課程」,特別邀請來自柬埔寨的新住民徐閤芸講師,帶領與會家庭親手製作傳統柬式甜點—南瓜布丁,並於等待料理出爐的過程中,進行柬埔寨文化介紹。現場氣氛熱絡溫馨,讓新住民及其家庭不僅品嚐風味美食,更在講師生動活潑的介紹下,彷彿置身於柬埔寨遊覽當地風情,深入了解東南亞文化的多元樣貌。

▲徐閤芸講師教大家製作柬埔寨料理-南瓜布丁。作法是將椰奶、雞蛋、糖與香蘭葉揉拌均勻,倒入挖空的栗子南瓜中,再放入電鍋蒸煮。(圖/屏東縣服務站)
活動一開始即展開南瓜布丁的製作教學。講師以流利中文解說,教大家如何將椰奶、雞蛋、糖與香蘭葉揉拌均勻,倒入挖空的整顆栗子南瓜中,再放入電鍋蒸煮。簡單食材結合傳統手法,不僅香氣四溢,也喚起許多新住民對家鄉的回憶。

▲徐閤芸講師教大家製作柬埔寨料理-南瓜布丁。作法是將椰奶、雞蛋、糖與香蘭葉揉拌均勻,倒入挖空的栗子南瓜中,再放入電鍋蒸煮。(圖/屏東縣服務站)
在布丁蒸煮的同時,講師也帶來一場深入淺出的柬埔寨文化導覽。從地理位置談到歷史背景,再介紹當地的生活習俗。柬國信仰以佛教為主,柬國男性一生中必須出家過一次,幾天到幾年都可以,若是家境困苦,也可能直接送進佛寺學習。活動過程中,講師也分享自己初來臺灣時的文化適應經驗,其中最讓她困惑的就是「稱謂」的差異,在柬埔寨,習慣尊稱母親輩的女性為「阿姨」,沒想到來到臺灣後,許多女性反而喜歡被叫「姊姊」,讓她感到非常不習慣,她坦言,自己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理解這樣的語境轉換,但內心還是覺得叫人家姊姊對人家不太尊重,讓參與者感受到柬埔寨人的日常與尊重長輩的文化。

▲徐閤芸講師教大家製作柬埔寨料理-南瓜布丁。作法是將椰奶、雞蛋、糖與香蘭葉揉拌均勻,倒入挖空的栗子南瓜中,再放入電鍋蒸煮。(圖/屏東縣服務站)
屏東縣服務站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類型新住民家庭教育與多元文化活動,協助新住民家庭在臺灣安居樂業,並促進文化理解與社會融合。此外,移民署提供各項免費的電腦課程及平板筆電租借服務,包括基礎操作、生活應用與職場技能等,民眾可透過「新住民數位資訊e網」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內容,如有課程相關諮詢,可打0800-005-788課程服務專線;若想申請借用免費的平板或筆電,則可洽0800-030-068租借服務專線,鼓勵新住民多加利用數位工具,提升自我學習與生活便利性。
最新生活新聞
-
一起改變黑色毛孩命運 高雄動保處「黑狗貓回娘家」開徵30組幸福宣傳照
(18 分鐘前) -
豪雨影響 海運3航線6航次停航
(26 分鐘前) -
台灣離島吸引國際旅客 澎湖、綠島成熱點
(30 分鐘前) -
服務業轉職信義房屋 廖顯庭伴客戶構築家園
(43 分鐘前) -
颱風白鹿生成 對台無直接影響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