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5-08-09 | 互傳媒

西螺插秧祭田 張麗善籲珍惜每粒米

西螺插秧祭田 張麗善籲珍惜每粒米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二期稻作正值插秧季,西螺鎮農會今(9)日在鹿場乾燥中心旁農地舉辦親子水稻插秧體驗,吸引全國兩百餘名民眾參與。雲林縣長張麗善親臨現場,循古禮祭天「拜田頭」,並與孩童一同下田,呼籲珍惜得來不易的稻米,尊重土地與農民付出的血汗。


西螺插秧祭田 張麗善籲珍惜每粒米
縣長張麗善應邀,赴西螺鹿場乾燥中心旁農地,出席鎮農會舉辦的親子插秧食農體驗。(記者廖承恩翻攝)

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全台最大稻作縣,種植面積全國之首,西螺更以優質「濁水米」揚名國際。她強調,食農教育不僅是認識農作,更是透過親身參與,讓年輕世代理解安全糧食的重要性,培養珍惜食物與感恩的心。

活動中最莊重的傳統儀式是「拜田頭」,感謝天地賜予肥沃土地,也感念農人長年辛勤耕作。張麗善說,這份文化智慧是農業永續的根基,縣府將持續推廣,讓傳統農事精神世代傳承。

她並肯定西螺農會將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行銷結合為農業六級產業,持續創新,將雲林最優質農產品推向世界市場。未來縣府將協助農友導入農業科技、提升品牌價值,並推動綠色友善耕作,讓雲林稻米在品質與永續發展上都成為典範。


西螺插秧祭田 張麗善籲珍惜每粒米
親子攜手下田插秧,踏泥親近土地,體悟每粒稻米的來之不易。(記者廖承恩翻攝)

立法委員張嘉郡也到場力挺,表示這場體驗讓孩子與家長親手插秧,真切感受「粒粒皆辛苦」,同時增進親子情感,讓農業文化以生活方式延續。西螺農會總幹事廖錦富則強調,每次插秧體驗前必舉行敬天謝地儀式,教育下一代「吃果子拜樹頭」,懂得感恩與尊重。

當天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虎尾農會總幹事蔡武吉等農界代表皆出席,與民眾一同踏入泥田,插下希望的稻苗。張麗善期許,從這片土地長出的不只是稻穗,更是珍惜糧食、守護農業的信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