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回家總鬧情緒! 用5招穩住心情

文/信誼編輯群〡信誼好好育兒
孩子剛上學或剛分班後的一兩個月內,爸媽可能會發現,孩子放學回家很容易為一點小事就抱怨或不耐煩,嚴重時甚至會生氣、哭鬧,但詢問老師在校情況都很穩定?為什麼孩子在家會與學校差別這麼多?面對這種現象,爸媽可以怎麼接招?
遇到孩子放學後情緒失控的問題,家長常常感覺既困惑又無奈。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像是完全不同的人,這種現象被稱為「放學後自制力崩潰」(after-school
restraint collapse),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況。本文將探討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並提供應對策略,幫助孩子和父母面對這些挑戰。
為什麼孩子放學後,容易情緒崩潰?
從心理學上來看,這有三種可能的原因:
累積整天的壓力,一次釋放
孩子在學校需要遵守各種規則,應對學習挑戰,並處理同伴之間的社交互動,這些活動都需要大量的精神和情緒能量。英國諮商師兼親職教育專家Andrea
Loewen Nair指出,孩子們在學校努力「保持好表現」或「維持和平」,這種長時間的壓抑會使得他們在回到安全的家中時,情緒如同氣球般爆發出來。
獨自承受的委屈,加倍奉還
心理學家Vanessa Lapointe解釋,這種情緒崩潰也與「防禦性分離」(defensive
detachment)有關。當孩子在學校需要家長的支持而無法得到時,他們會感到無助和壓力。一旦回到家裡,看到爸媽的時候,最初的安慰感很快會被一波防禦性情緒所取代,導致他們表現出憤怒和對抗。
太多感官刺激,真的受夠了
有些孩子在學校經歷了過多的感官刺激,尤其是對於高敏感或自閉症類群的孩子來說,學校環境中的聲音、光線和人際互動都可能是巨大的壓力來源。這些孩子回到家之後,可能就會因無法再繼續壓抑情緒而崩潰。
如何應對孩子放學後的情緒爆發?
當孩子經常下課回家就鬧脾氣,爸媽應該怎麼處理或預防呢?可以從以下五種策略著手。
1、 今天抱抱了嗎?記得抱久一點
親子之間的正向互動對於情緒管理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在孩子放學回家時,用微笑和擁抱迎接他們,而不是立即詢問功課或學校的事情,讓孩子感到放鬆和被關愛,降低情緒崩潰的可能。
2、 什麼都不必說,先吃點心
餓和累是導致情緒失控的常見原因之一,而回家後到吃晚餐前這段時間,通常午餐的熱量已經消耗光了,爸媽可以先為他們準備健康的點心,如水果、蔬菜和蛋白質類食物,並確保他們有充足的水分補充,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由飢餓引起的情緒風暴。
3、 來點有趣的事,放鬆一下!
孩子需要一段過渡時間來從學校的壓力中恢復。放學後,可以讓孩子先聽音樂、畫畫或去洗個澡,讓孩子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釋放壓力。這種放鬆的時間可以成為一種日常儀式,有助於孩子調整心情。
4、 以不變應萬變,接納孩子的情緒
面對孩子的情緒崩潰時,爸媽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我們可以使用簡單的語句來表達理解,例如:「我知道今天你過得很辛苦,我在這裡陪你」。這種情緒上的支持有助於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納,更容易從高張的狀態中平靜下來,之後才能幫助孩子用言語好好表達。
5、 隨身安慰物品,適時給予安慰
爸媽可以在孩子的鉛筆盒裡放一張鼓勵的小紙條或親子合照,這些小東西可以在孩子心中種下安全和被愛的種子,讓他們感覺到與家長的連結,即使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用愛穩定孩子的心,安然度過放學情緒風暴
孩子放學後的情緒失控是許多父母面臨的挑戰,而透過理解這種現象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應對策略,可以有效幫助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紓解情緒。保持耐心、理解和支持,更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的關鍵!
延伸閱讀~
與孩子這樣聊天,更願意分享!
最新生活新聞
-
-
以跑步加體驗深入感受在地魅力 北埔有柿來找茶+膨風路跑兩日系列活動11/8登場
(34 分鐘前) -
國民外交協會台南市會及姊妹會韓國蔚山市會蒞府拜會
(44 分鐘前) -
KINGSHIP城市沖煮賽決賽及聯合市集11/1.2登場
(45 分鐘前) -
幼兒園外牆掛一排超猛榜單「名校、台積電」 釣出網紅校友認證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