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7° / 14° )
氣象
2024-10-16 | 自立晚報

赴菲日蓋綠電廠 朝野看破手腳

【記者郭玉屏/謝錦慧 台北綜合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拋出在菲律賓蓋綠能電廠送回台灣構想,16日在立法院備詢時遭藍委抨擊信口開河。這不是經長第一次顧人怨;也不是經長第一次說錯話;更不是經長第一次道歉,總是思慮不週。外界早質疑,他適合繼續當經濟部長嗎?

從能源政策,台灣不缺電,立院總質詢期間去日本,到前往海外蓋電廠,不經過思慮也不必負責任等種種說法,令人懷疑郭智輝心智上是否有毛病?

深一層看,經長非常缺乏國際視野。菲日與台灣並無邦交,如果蓋電廠成功,台灣就變成必須仰賴菲日兩國供應電力,一旦菲日切斷當地電源,台灣就完了;更不必說中共可能介入,海底電纜最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菲國不算親台國家,歷史淵源加上華人背景,它們也不太願意選邊站,涉入地緣政治,因為不符合國家利益。台灣不要想得太天真了。赴菲蓋綠電廠真的是AIT居中牽線嗎?

郭智輝日前在印太戰略智庫論壇拋出在菲律賓設置電廠想法,擬透過海底電纜方式,把綠色電力帶回來台灣;他表示此想法源自區域同盟國家互相給予綠電支援,目前尚無具體時程細節。

郭智輝16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就「我國電力能源配比執行現況與未來規劃」進行報告並備質詢,朝野立委關切赴菲蓋電廠議題。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質詢指出,國內每年線損3.5%,依照工業電價計算,每年損失達新台幣400億元,從菲律賓透過海纜將電力輸來台灣,長度更長,且台菲地底地形起伏變化達5000公尺,要花多少錢;她直言,郭智輝作為經濟舵手,不能未經盤點就信口開河。

郭智輝致歉表示,說話不夠精準。而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質詢提到應等到想法成熟一點再提出,郭智輝回應,「有時會忘記我已不是郭董事長」,確實需謹言慎行。

郭智輝指出,根據專家報告,海纜最多損失33%,至於電廠、電纜建設,也不是給台電做,而是交給專家執行,出資者可能包含國際廠商。他重申,2030年有綠電目標,但更大目標是2050年要達到淨零,需全球各國互相協助減碳。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補充,國內海底電纜是交流電,但長程海纜要用高壓直流電,線損僅交流電一半,目前成本持續下降。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詢這樣的「奇發奇想」如何落實,郭智輝表示,希望半年內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2024/10/16

赴菲律賓設綠電 經長怪媒體跳太快

【記者謝錦慧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拋出在菲律賓蓋綠能電廠送回台灣構想。他16日受訪強調,「各位時空跳太快」,目前尚無具體時程細節。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出席「印太戰略智庫」成立酒會時宣布,將在菲律賓設置電廠,把綠色電力帶回來台灣;也期望能參與美國、日本、菲律賓推動的呂宋經濟走廊,致力推動區域經濟安全。

他說,經濟部將參考新加坡在澳洲買綠電案例,擬規劃在菲律賓設立電廠,發展綠能,不一定是台電去蓋,而是政府協助廠商在當地興建,未來可透過船運、海底電纜等方式將綠電送回台灣。

針對時程細節,郭智輝16日表示,「各位時空跳太快」,大家只是在印太戰略智庫討論能源議題,誕生此想法,盼區域民主同盟國家互相在綠電上給予支援。

經濟部訂出2030年3成綠電目標,媒體詢問此舉是否代表台灣綠電不夠。郭智輝指出,這和綠電充足與否是兩回事,台灣可以做綠電,也可幫助其他國家,畢竟綠電是全球關注問題,可和日本、菲律賓進一步討論;他重申,此議題目前仍僅在論壇學者專家反映、分享綠電經驗階段。2024/10/16

地面光電不順 拖累20GW目標

【記者謝錦慧台北報導】經濟部原訂定2025年太陽光電設置目標20GW,因地面光電受阻,將延後至2026年達標。經濟部長郭智輝16日解釋,土地取得、生態評估等影響建置時間。

郭智輝16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就「我國電力能源配比執行現況與未來規劃」進行專案報告,他指出,能源政策以穩定供電為前提,並跟隨世界發展綠能的潮流,未來能源配比以2030年達到燃氣5成、再生能源3成及燃煤2成為目標。

根據報告內容,太陽光電截至2024年8月已設置13.62GW,屋頂型光電已提前達標並持續優先推動,可設置於農業、工業、公有及民間屋頂,並透過增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12之1條,規範一定規模新建物應設置光電。能源署長游振偉補充,持續與內政部討論,預計年底前出爐,由內政部公告子法。
至於地面型光電,因開發時較易涉及環境生態、社會溝通、土地使用、行政程序及地方政府態度等多項議題須突破,政府以優先推動漁電共生,研議適當回饋機制、申請流程公開透明,來提升申設進度;因此,將目標調整為2026年太陽光電完成20GW。

對於延後光電達標時程,郭智輝中場休息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屋頂型沒問題,地面型牽涉土地使用問題,「有點delay(延遲)」,預計2026年11月達標。

對於2年時間內要建置6GW的容量,是否有可能達成,他指出,蓋一座光電廠約2年,其他電廠都要6年;光電會延遲主要是評估時間,或對周邊生態影響性,會有不同利害關係者意見,這是取捨問題,「若大家支持是OK」。2024/10/16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