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 自立晚報
曾經是雨港特產的「鱟魚」海科館加強保育工作
【記者陳水旺基隆報導】
台灣頭基隆古代地名叫做「雞籠」,又稱「鱟江」,海岸通往市區的小漁港,河的中間有「鱟公」.「鱟母」兩座巨礁佔據航道,影響船隻進出。1910年為了建基隆港,靠中央的「鱟公嶼」被炸除,保留東岸的「鱟母嶼」填海造陸,建「東海街」,所以基隆的舊地名「鱟江」,至今仍為藝文界人士沿用。
「鱟」是一種生存在地球至少四億年歷史的海洋生物,進出一定是雙雙對對,長年棲息於台灣近海。然而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其棲地,特別是孵化所需的泥灘地與潮間帶環境逐漸流失,幾乎至滅絕程度。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為喚起社會大眾對珍稀海洋物種:鱟(ㄏㄡˋ)的關注,合作推動「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畫」。
海科館表示為了推動鱟的長期保育行動,也聯合多個單位與學校團體,展開鱟保育工作行之多年,這些年來也有很多民間單位加入,各界共同展開守護這珍貴的海洋生命。
近日進行的鱟的長期保育「放流活動」,參與人員包括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天鈺集團捷達創新梅琮陽總經理、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潘郁芬,以及多位長期投入相關研究的學者: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素菁,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員蓋玉軒皆親臨現場,為這項鱟保育工作盡力。
海科館館長王明源表示,海科館這項行動不僅是跨領域科學實踐的推廣示範,更是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多方協力與公民科學的參與,期待能持續提升社會對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棲地保護的重視,攜手為台灣海洋生態永續盡一份心力。
位於八斗子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積極推廣「鱟的保育工作」,終於讓曾經是雨港特產的「鱟魚」被更多人認識。
(2025/04/14)
台灣頭基隆古代地名叫做「雞籠」,又稱「鱟江」,海岸通往市區的小漁港,河的中間有「鱟公」.「鱟母」兩座巨礁佔據航道,影響船隻進出。1910年為了建基隆港,靠中央的「鱟公嶼」被炸除,保留東岸的「鱟母嶼」填海造陸,建「東海街」,所以基隆的舊地名「鱟江」,至今仍為藝文界人士沿用。
「鱟」是一種生存在地球至少四億年歷史的海洋生物,進出一定是雙雙對對,長年棲息於台灣近海。然而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其棲地,特別是孵化所需的泥灘地與潮間帶環境逐漸流失,幾乎至滅絕程度。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為喚起社會大眾對珍稀海洋物種:鱟(ㄏㄡˋ)的關注,合作推動「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畫」。
海科館表示為了推動鱟的長期保育行動,也聯合多個單位與學校團體,展開鱟保育工作行之多年,這些年來也有很多民間單位加入,各界共同展開守護這珍貴的海洋生命。
近日進行的鱟的長期保育「放流活動」,參與人員包括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天鈺集團捷達創新梅琮陽總經理、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潘郁芬,以及多位長期投入相關研究的學者: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素菁,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員蓋玉軒皆親臨現場,為這項鱟保育工作盡力。
海科館館長王明源表示,海科館這項行動不僅是跨領域科學實踐的推廣示範,更是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多方協力與公民科學的參與,期待能持續提升社會對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棲地保護的重視,攜手為台灣海洋生態永續盡一份心力。
位於八斗子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積極推廣「鱟的保育工作」,終於讓曾經是雨港特產的「鱟魚」被更多人認識。
(2025/04/14)
最新生活新聞
-
各地多雲到晴、溫暖悶熱 午後局部短暫雷陣雨
(16 分鐘前) -
午後炸雷雨「飆35℃」!2波鋒面接力 下週二將創今年最高溫
(21 分鐘前) -
出國購物福音 高雄關:即起免稅酒類帶回國上限放寬為每人1.5公升
(2 小時前) -
投縣大專青年公部門暑期工讀釋64名額 4/21至5/4受理報名
(3 小時前) -
寵物情緣/蕭玉芬淚崩送走陪伴18年最愛 未來另一半條件曝光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