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風波 滿盤皆輸?《長安的荔枝》下架再掀大陸影視寒潮

6月下旬,原本在大個多個影音平台熱播的古裝歷史劇《長安的荔枝》突然下架,未有明確公告說明原因,引發觀眾及業內人士高度關注與熱議。據《新京報》報導,外界普遍推測下架的導火線,可能與劇中女主角演員金某近期陷入的「學歷造假」風波有關。網傳金某自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實則為短期進修課程;此外,其曾在其他公眾活動中涉及虛構履歷。
儘管相關傳言尚未經官方證實,但有多個影音平台包括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已同步將《長安的荔枝》全劇下架。製作方尚未發表聲明,亦未就劇集重新上架時間表作出回。
有自媒體網易號《魔都姐姐雜談》評論指出,這樣的處置模式彷彿「現代連坐法」,一人出錯,整個劇組、編劇、導演乃至其他無關演職人員都受牽連。該文指出,這種不透明且無具體說明的下架行為,恐將造成影視創作的寒蟬效應,不僅使作品數量與品質雙雙下滑,亦可能影響觀眾觀劇信心。文章亦批評部分下架案例缺乏明確法律或道德標準,導致行業陷入不確定風險之中。
《長安的荔枝》並非個例。觀察者網表示近年來已有多部影視作品遭到下架或限制播放,例如: 由馮小剛執導、由吳亦凡主演的《老炮》,因吳亦凡涉刑事案件而被多平台撤下;童年經典《還珠格格》因部分演員爭議性言論遭短暫下架;喜劇經典《武林外傳》因劇中「寧財神」的演員劉某過往言論被翻出,而面臨下架傳聞;跨界歌手鳳凰傳奇的曾毅,亦曾因網傳炫富配飾引起輿論風波。
此外,知名作家韓寒的《後會無期》、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也曾因作者本身爭議(抄襲與性騷擾指控)遭遇下架或退檔的處分。
據財新網分析,若《長安的荔枝》為S+級別投資劇,總製作成本或超過2億元人民幣,若因女主角個人問題而導致無法播放,其平台購劇權、廣告投放、國際授權等皆可能血本無歸。業內人士呼籲,有關部門應設立明確、可執行的文化作品下架機制,釐清法律與道德界線,避免「一刀切」帶來產業連鎖損失。
當前風向下,創作者、投資人乃至觀眾皆陷入「作品是否會突然消失」的不安氛圍。輿論與制度之間的張力,正成為大陸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考驗。
最新生活新聞
-
-
2025菊島跨海馬拉松報名進入倒數階段 錯過再等一年!
(39 分鐘前) -
從台東到歐洲主舞台 「漂流出口」搖滾炸響世界 新專輯《Masonolay i Cepo'》即將發行
(39 分鐘前) -
新北教育接軌國際 各國青年學子化身文化大使走進校園
(40 分鐘前) -
緬甸歸僑協會拜會僑委會 感謝集結資源助生機再展
(4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