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冠疫苗建議引誤解 疾管署:高風險族群仍應接種 台10月如期啟動「左流右新」

媒體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不再建議成年人接種新冠疫苗,引發外界擔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疾管署今天(20日)澄清,美國CDC最新會議結論並非取消接種建議,而是新增「共同臨床決策」機制,要求民眾與醫師或藥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施打。疾管署強調,美方仍建議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國內也將於10月1日起如期推動新冠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呼籲符合資格民眾踴躍接種。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美國CDC所屬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於9月19日公布2025-2026年度新冠疫苗建議,對於「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孕婦及幼童」等高風險群體仍建議接種,只是新增「共同決策」程序,避免在藥局或賣場等非醫療院所接種時缺乏醫師評估,強化把關。
曾淑慧補充,美國多州政府與醫學會(包含美國兒科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美國傳染病學會、美國家庭醫學會)依舊建議幼童、孕婦及成人高風險對象接種新冠疫苗,以防範重症與死亡。
根據台灣數據,新冠重症病例以「未滿6歲幼兒」與「50歲以上成人」最為集中。我國ACIP已於6月會議決議,2025-2026年度新冠疫苗接種仍以長者、高風險族群、機構住民及醫事人員為優先。疾管署規劃,自10月1日啟動第1階段接種,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2階段則自11月1日起,擴大至6個月以上至64歲、無高風險疾病的成人。
今年疫苗施打政策也首次推動「新冠+流感」雙疫苗同步,並以「左流右新,健康安心」為口號,鼓勵民眾一次完成兩種接種。疾管署引用以色列研究數據指出,同時接種新冠與流感疫苗的副作用比例與僅打新冠相似,絕大多數症狀不超過48小時,且不會影響免疫反應。
目前全台已有3,843家合約院所提供疫苗服務,並與全聯、大潤發合作設置接種站點,便利民眾就近接種。疾管署呼籲,符合公費資格的民眾應儘快預約接種,以降低秋冬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
最新生活新聞
-
白河榮家樂智樂齡學堂提前慶秋節 住民音樂合奏明月曲
(4 小時前) -
102歲榮民吳威融爺爺紀壽 基隆榮服處溫馨慶生
(4 小時前) -
北中南醫藥界專業人士拜會馬公市長黃健忠 深化藥事合作、攜手守護市民健康
(5 小時前) -
徐欣瑩立委爭取地方補助再傳捷報 竹縣獲114年度公共運輸補助3490萬
(5 小時前) -
雲林縣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成立 凝聚鄉情傳承眷村記憶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