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3-12-25 | 引新聞

IN觀點/用兌現政見說服選民 吳琪銘看好度贏林金結



(記者陳志仁/特稿)爭取新北市第10選區(土城、三峽區)立委連任的吳琪銘,再度遇上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林金結的挑戰,由於大環境對民進黨較為不利,也讓爭取三連霸的吳琪銘戒慎恐懼;根據吳琪銘陣營最近的民調,目前吳琪銘以41.6%的支持度,微幅領先林金結的39.6%。

IN觀點/用兌現政見說服選民 吳琪銘看好度贏林金結

圖/尋求三連霸的立委吳琪銘身段柔軟、草根性且地方基層實力雄厚,加上勤跑基層,看好度超過4成。(圖/立委吳琪銘辦公室提供)

地方人士指出,2020年的立委選戰泛藍分裂,前國民黨立委李嘉進之子李縉穎獲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推薦參選,加上總統蔡英文旋風的加持下,吳琪銘以92665票擊敗林金結73686票、李縉穎38977票;2024的立委選戰雖有吳琪銘、林金結、孟藹倫(人民最大黨)、袁興(復康聯盟黨)4人登記角逐,但仍以吳琪銘、林金結2人的看好度最高。

IN觀點/用兌現政見說服選民 吳琪銘看好度贏林金結

圖/前藍營立委盧嘉辰直言,吳琪銘為了地方的建設、發展,不僅會做事且不分黨派,因此支持想為民做事且能夠說到做到兌現承諾的人。(圖/立委吳琪銘辦公室提供)

黨政人士直指,林金結雖有李縉穎的力挺,但林金結的師父、前立委盧嘉辰卻替吳琪銘站台;盧嘉辰幫吳琪銘助講時提及,他跟吳琪銘兩個是不打不相識,這幾年來他的觀察,吳琪銘為了地方的建設、發展,不僅會做事且不分黨派,很欽佩吳琪銘的胸襟,因此支持想為民做事且能夠說到做到兌現承諾的人。

IN觀點/用兌現政見說服選民 吳琪銘看好度贏林金結

圖/林金結指出,對手陣營公布民調領先2%,認為這反而可激起支持者的危機感。(圖/新北市議員林金結辦公室提供)

黨政人士揭露,林金結原本在盧嘉辰的團隊服務,盧嘉辰成功的從土城市長轉戰立委後,包括林金結、薛永華等人都積極爭取盧嘉辰的支持,希望獲得力挺競選議員,團隊內部也分成挺林派與挺薛派2股勢力;最後盧嘉辰欽點辦公室主任林金結出馬參選,薛永華因而改以親民黨的戰袍參選,但2度鎩羽而歸!

黨政人士再爆,盧嘉辰為何力挺昔日的對手?原來是2019年意捲土重來再戰立委,豈料議員林金結雖對外宣稱,「如果盧嘉辰不領表,他才會領表參選!」但林金結卻先去黨部領表,也讓盧嘉辰與林金結2人埋下心結;盧嘉辰改支持郭台銘力挺的第三勢力、前立委李嘉進之子李縉穎,甚至因輔選而被開除黨籍。

IN觀點/用兌現政見說服選民 吳琪銘看好度贏林金結

圖/林金結自評,目前的選情是五五波,並陸續找來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等藍營的大咖陪同掃街。(圖/新北市議員林金結辦公室提供)

林金結自評,目前的選情是五五波,只要三峽區贏,他當選的機率就大增,至於對手陣營公布民調領先2%,認為這反而可激起支持者的危機感,並舉辦座談會強化陸戰;另除獲李縉穎的力挺外,他也與民眾黨台中市第1選區立委候選人蔡璧如、新北市2選區立委候選人李有宜上演「藍白合」造勢,因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該區約有15%的支持率,這15%將左右2024的立委選戰結果。

吳琪銘直言,藍白支持者的夾擊下,讓選情一度吃緊,但憑藉過去他屆期提出的政見一一兌現下,目前除加強政績的宣傳,更是積極推動包括AI產業園區的聚落、AI廊道的串聯,這都獲得科技界及財金界翹楚宣明智、謝金河肯定推薦;「雖憨慢講話,但政見兌現」,因此有超過4成民眾看好他當選,而將以扎實的建設成績和優秀未來藍圖,佐以勤跑基層的方式,積極爭取選民的支持。

IN觀點/用兌現政見說服選民 吳琪銘看好度贏林金結

圖/立委候選人吳琪銘携手新北市議員卓冠廷、彭一書、山田摩衣及一群熱情的青年朋友,今(25)日清晨在三峽台北大學的門口送元氣咖啡發。(圖/立委吳琪銘辦公室提供)

政壇人士認為,正國會的吳琪銘雖口條不若林金結犀利,但身段柔軟、草根性且地方基層實力雄厚,不僅獲得選區綠營議員林銘仁、卓冠廷、彭一書、廖宜琨的全力支持外,甚至連無黨籍議員蘇泓欽也力挺;反觀林金結的議員選舉雖都高票當選,但與同黨議員互動不若對手吳琪銘的人和佳,加上藍軍最擅長的組織戰在這區似乎沒佔到便宜,只能藉由上政論節目彌補陸戰的劣勢。

政壇人士分析,林金結有李縉穎的助陣,形朔「藍白合」氛圍及口才略優的優勢,但政治啟蒙導師盧嘉辰卻挺吳琪銘,加上選戰策略老派、同溫層辦地方座談會、團隊內部意見分歧,很難撼動穩紮穩打、把立委當作「里長」服務的吳琪銘;此外,林金結青年族群的選票明顯落後,反觀吳琪銘有卓冠廷及「正(李正皓)義(王義川)兄弟」的聲量挹注下,這也難怪的看好度超過4成。

【更多引新聞報導】

立委選情》蘇貞昌不挺賴品妤?林金結師父盧嘉辰挺吳琪銘內幕

總統大選》不造神、不激進、不挑釁 賴清德的選戰很不一樣

立委選情》反對酒空院長!支持賴清德?李兆立揭時力選戰策略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