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玄學/法鼓山關懷生命 用愛與信仰搭起希望之橋
(記者林忠勳/專訪)「人常常不了解的是,有些名人有人生的智慧、有名有利又有社會地位,什麼都有的情況下,怎麼會選擇走上絕路?」
台灣自殺率攀升的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議題。在最新一集的《艾瑞克IN新聞》中,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關懷生命專線督導孫敏華教授,以從事心理諮商輔導有40多年的經驗,深入探討自殺問題背後的根源,並分享了信仰與人際關係,如何為生命注入新能量,傳遞了正向的生命價值觀。
自殺率新高老年人群體引關注
根據最新統計,2023年台灣公務員與軍職人員的自殺率創六年新高,尤其6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率攀升至全年齡層最高。孫敏華教授指出,孤獨感、疾病困擾及對未來的無望感,成為驅動自殺行為的三大關鍵因素。
另外,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台灣的自殺率曾高達十萬分之16.8,但隨著政府政策改善和社會支持加強,2023年已降至十萬分之12.7。然而,孫敏華教授強調:「老年人的自殺問題仍需我們付出更多關注,尤其是透過建立人際連結和提升生命意義,才能真正讓他們感到溫暖。」
信仰如何轉化生命力量
在節目中,孫敏華教授分享了多位法鼓山義工的生命故事,這些義工不僅克服了個人的困境,還以助人的方式,讓自己的生命閃耀光芒。
一位是患有罕見疾病、近乎全盲的退休公務員,在法鼓山擔任關懷生命專線的義工。他每週靠拐杖來回值班,並以真誠的對話陪伴無數徬徨的心靈。他感動地說:「每次接聽電話,我都感覺自己從受助者那裡汲取了更多力量,這讓我覺得自己仍然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一位患有免疫系統疾病並罹患小兒麻痺的單身女性,身體多重障礙的她,卻以行動證明,愛與信仰的力量能超越一切限制。她笑著說:「當我幫助別人時,我內心充滿了喜悅,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這些義工的故事讓人明白,信仰與助人行動不僅能治癒他人,也能讓自己獲得心靈的自由與快樂。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孫敏華教授引用美國一項長達80年的研究結果,說明人際關係是影響人類快樂感的核心因素。研究對比了波士頓貧民窟與富裕家庭的受試者,發現無論貧富,擁有穩定、積極的人際連結的人,往往比那些缺乏連結的人更快樂。
主持人李志華也分享了一段個人故事,進一步佐證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他提到,自己在搭火車時,母親對車內大喊:「記得吃飯,不要餓著!」這樣簡單卻真摯的關懷,讓他深受觸動。他說:「父母的愛是無聲的,但卻能在最平凡的時刻,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渴望。」
預防自殺與求助資源
孫敏華教授強調,自殺行為往往是漫長心理歷程的結果,從輕生念頭到具體計劃,可能經歷數月甚至數年時間。她提醒,以下行為或語言,可能是自殺風險的徵兆:
1.交代後事:例如告知銀行密碼、遺產安排或交付心愛之物等等;
2.情緒異常低落:持續陷入深度憂鬱或表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行為;
3.語言暗示:表達「活著沒有意義」、「我好想死」等消極念頭。
對於需要心理支持的人,孫敏華教授鼓勵大眾善用台灣的多元心理服務資源,包括: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法鼓山關懷生命專線(02-23118585),除了提供電話、也有網路和文字協談。
多想兩分鐘守護生命的光芒
節目最後,孫敏華教授以聖嚴法師的人生哲學:「當我們放下自我,轉而關注他人,人生便會邁向一個更高的境界。」她提到,法鼓山的宗教實踐不僅幫助人們建立信仰,更在生命意義的探索中,賦予了無數人新的希望與方向。
她舉例,一位70多歲的義工,透過助人行動,體會到生命的深層意義。這位義工說:「我眼睛看不到,但我的心能感受到。每次能陪伴需要幫助的人,我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最後也以聖嚴法師名言:「多想兩分鐘,還有許多活路可走。」,孫敏華教授呼籲每個人珍惜生命、勇於尋求幫助,同時也成為他人生命中的光芒,共同營造充滿愛與希望的社會。
更多引新聞報導
最新生活新聞
-
晚安小雞入獄10個月了!親筆信曝近況
(26 分鐘前) -
客家歌謠北區賽中央大學登場 274隊參與逾往年
(57 分鐘前) -
新北歡樂耶誕城演唱會 寒天中上萬人嗨翻市民廣場
(59 分鐘前) -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講授「Hello!開心不難」傳授開心三方法
(1 小時前) -
企業生產力提高x勞工心理健康 誠鷹保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講座邀袁慧心理事長演講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