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5-02-14 | 引新聞

莫讓3C取代育兒 土城醫院語言治療師提醒親子共讀越早越好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小美平常不喜歡看書,家裡買了好多書都不看,或是隨便翻完就丟在一旁,只喜歡看平版跟電視;都已經3歲了仍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媽媽只好帶她來土城醫院兒童復健科門診尋求幫助。



莫讓3C取代育兒 土城醫院語言治療師提醒親子共讀越早越好


圖/土城醫院語言治療師黃冠婷提醒可藉由親子共讀提昇親子互動,促進大腦發育、語言發展及理解能力,還能啟發想像力及創造力。(土城醫院提供)


土城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黃冠婷指出,過度使用 3C 產品容易影響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組織邏輯及思考能力,甚至導致幼兒認知發展遲緩,尤其 2 歲以下的幼兒要避免使用 3C 產品;平常可藉由親子共讀提昇親子互動,促進大腦發育、語言發展及理解能力,還能啟發想像力及創造力。


黃冠婷說,根據不同的語言發展階段,選擇不同類型的繪本,若孩子正處於牙牙學語的時期,可優先選擇「玩」的繪本,如具有聲光效果的有聲書、有機關的操作書或推拉書,帶領孩子透過有聲書一起模仿聲音,或藉由操作書,邊操作機關邊示範指令動作,如拉拉門、開開門、溜滑梯溜溜溜等,一方面增進孩子對動作指令的理解,一方面也引起孩子興趣,誘發孩子模仿聲音及動作。


當孩子漸漸成長,語言能力也持續進步,可以開啟對話式的共讀,此時可以加入圖片較為豐富並帶有故事情節的繪本,由原先的聲音模仿,進階至詞彙、片語及完整句型,如一顆紅紅的、圓圓的蘋果在這裡,好甜好好吃、哥哥在吃冰淇淋等句型讓孩子學習模仿;之後進階採用疑問句,如誰在吃冰淇淋?哥哥在做什麼?小雞媽媽在哪裡煮飯?,可以從中訓練孩子對疑問句的理解。


親子共讀就是讓家長和小孩一起完成故事,共同參與非常重要,不能讓孩子被動的聽故事,共讀繪本時無須按照書上的文字去唸讀,可針對圖片上的內容,去發現孩子尚未習得的詞彙,同時創造不同的句型讓孩子跟隨學習;即使同本繪本,每次的共讀都可能是全新體驗,家長講述故事的同時,不用限制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自由發揮或練習覆誦家長使用的句型,再從中給予回饋或修正。


黃冠婷提醒親子共讀越早開始越好,營造親子相處的時光、與父母互動,才是親子共讀的意義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別讓3C取代育兒;若是孩子的注意力無法持續太久,也無須每次都要將整本故事書讀完,可以挑選一些孩子特別有興趣的段落,或是一次看3至5分鐘或一天看一頁的方式,逐漸增加孩子的共讀時間。


更多引新聞報導


元宵節湯圓暗藏高「磷」危機 台北慈濟醫院:腎友食用須注意


災害救治再升級 衛福部推動「外科醫師醫療訓練計畫」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