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07-24 | 引新聞

74歲老闆覺得「蛋蛋緊緊的」 一查竟是癌細胞轉移全身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74歲從事服飾業的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偏高,但認為僅為一般發炎未進一步檢查。直到近年感到睪丸緊繃不適就醫,才發現已罹患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擴散至全身。醫師指出,台灣每年逾9,000人確診攝護腺癌,其中約3成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呼籲高風險族群應定期進行PSA檢查,以利早期診斷。



74歲老闆覺得「蛋蛋緊緊的」 一查竟是癌細胞轉移全身


示意圖/感到睪丸緊繃不適就醫,才發現已罹患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擴散至全身。(擷取自 Freepik


依據2022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高,且年增率為十大癌症中最高。2022年新增病例較前一年增加6.3%,是大腸直腸癌增幅的2.3倍。近20年來,攝護腺癌每年新增病例數已飆升超過三倍。此外,該疾病也是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5位,每年造成約1,800人死亡。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即使有排尿困難等徵狀,仍常被誤認為年齡老化或一般炎症,加上PSA檢查未列入公費篩檢,導致不少50歲以上男性錯過早期發現的黃金時機。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吳俊德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75歲男性,由於病程初期無明顯症狀,許多病患直到腫瘤壓迫膀胱、尿道或癌細胞轉移至骨骼引發疼痛時才就醫,導致確診時已進入癌症晚期。


在治療方面,若能於第一至第三期診斷並介入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8成以上;但若延至第四期才發現,五年存活率將降至5成以下。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最新指引,目前已有PARP抑制劑與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藥物可作為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新治療選項,提供更多希望。


查岱龍強調,美國透過推廣PSA檢查,成功將第四期攝護腺癌確診率降至5%;相較之下,台灣仍有近3成病患初診即為晚期。呼籲50歲以上男性、具家族病史者或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PSA指數,以提高早期存活率。


更多引新聞報導
女職員控遭老闆「拖廁所凌虐拍片」 法官看監視器畫面全錯愕
IU才說「抱歉沒去」下秒抱著花驚喜現身 朴寶劍現場感動落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