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8-22 | 引新聞

從肺齡看健康警訊 黃健裕籲早期介入追蹤守護肺功能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33歲的山崎先生(化名)來自日本,來台定居一年多,長期受咳嗽、痰多與氣候變化導致的胸悶困擾,因語言障礙遲遲未就醫,直到喘不過氣影響生活,才在衛福部臺北醫院日語服務人員協助下完成診療;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並肯定台灣醫療品質與友善的多語服務,讓他安心就醫。



從肺齡看健康警訊 黃健裕籲早期介入追蹤守護肺功能


圖/衛福部臺北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健裕呼籲,「早期介入、持續追蹤、主動管理」是守護肺功能健康的三大關鍵。(衛福部臺北醫院提供)


山崎先生回憶,早在5年前於日本即被診斷氣喘,當時肺功能檢查顯示其「肺齡」竟高達95歲;衛福部臺北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健裕解釋,「肺齡」是根據肺功能測試結果,與同年齡族群比較後推算出的參考指標,能讓病人直觀了解肺部健康,並提高對氣喘控制與肺功能退化的警覺。由於各國計算方式不同,目前在台灣臨床上較少作為正式診斷依據。


黃健裕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山崎先生有小氣道阻力上升,這在氣喘患者相當常見,會造成咳嗽、胸悶,甚至影響夜間的睡眠與活動耐受力;經吸入型藥物與生活的調整後,他的氣喘控制已有明顯進步,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肺功能退化五大風險


黃健裕提醒,氣喘若控制不良,恐導致肺功能提前退化,並點出五大風險因素,包括「氣喘控制不良:慢性發炎破壞氣道結構,加速退化」、「氣候劇烈變化:溫差過大易誘發急性發作」、「小氣道病變:初期不易察覺,卻會逐漸影響整體功能」、「空氣污染與過敏原:PM2.5、塵蟎、黴菌等會加重病情」,及「藥物使用不規律:未依醫囑持續用藥,病情易反覆」。


黃健裕提供五招維持「年輕肺」,建議氣喘病友可從日常行動做起,一、「規律用藥:每日按時使用氣喘控制藥物,避免復發」,二、「防護氣候變化:注意保暖與通風,外出時可配戴口罩減少刺激」,三、「監測呼氣流速:可用呼氣峰流速計監測異常變化,及早發現」,四、「避免污染與過敏原:維持室內空氣清潔,遠離煙霧與塵蟎等刺激物」,及五、「均衡飲食、運動與抗氧化營養攝取」。


氣喘可控 預防勝於治療


黃健裕補充,雖然「肺齡」並非常規診斷工具,但確實能提醒民眾重視肺部健康,氣喘屬於可控的慢性疾病,只要規律用藥、定期追蹤並落實生活管理,多數患者都能穩定病情、提升生活品質;他強調,健康成人自35歲起,每年肺功能會自然下降約20至45毫升,若控制不佳退化更快,因此「早期介入、持續追蹤、主動管理」,是守護肺功能的三大關鍵。


更多引新聞報導
媽媽我愛妳!阿雪姨圓夢 臺北醫院圓夢計畫助癌末病人看海
糖尿病患腳底潰爛險截肢 莊智超醫師:每日檢查雙腳是關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