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館走過20年 烏來故事編織國際舞台文化新篇章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一座專說泰雅族故事的博物館-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25日迎來20週年特展《編織.復返》,並於市府一樓大廳開展,完整呈現館舍二十年來從典藏、研究、展示到教育的蛻變與成果。
圖/泰博館20周年特展由在地馬拉赫文化藝術團帶來開場演出。(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泰博館自2005年開館以來,累積參觀人次突破400萬,長年蟬聯全國原住民族地區原文館入館人次第一,館藏涵蓋293件織品、器物與金屬製品,更於2020年成為全國首座通過博物館評鑑的原文館;2019年起率先聘用兼職導覽員,讓在地人說在地故事,2022年首辦織紋分析調查,開創原文館研究新紀元。
圖/國家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尤瑪.達陸專為本次特展參與創作並擔任展覽顧問。(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泰博館今年更再創里程碑,赴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博物館調查研究散佚海外的烏來泰雅族文物,並與維也納世界博物館簽訂合作備忘錄,首度將泰雅文化推上國際舞台;這些「全國第一」不只是榮耀的象徵,更是每位館員、研究者、導覽員及合作夥伴長年默默耕耘,彼此攜手達到的成果。
特展以「編織」為核心意象,規劃三大展區-「經線啟程:泰博二十織跡」、「紋理之間:文物珍藏」、「織藝新生:從傳統到創新」,展出館藏鎮館之寶「貝珠長衣」及修復完成的「醫用聽診器」;並首度播放建館推手與在地編織協會口述影片,重現文化傳承歷程,展場另設置互動裝置,觀眾可親身體驗織布工藝。
副市長陳純敬表示,泰博館20年的成就,是館員、研究者與族人攜手織就的成果,象徵文化能量的持續綿延;新北市原民局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則強調,文化影響力是城市競爭力,本次特展不僅展現泰雅文化,也開啟更多國際合作的可能,歡迎大、小朋友一起從一針一線中體驗工藝的細膩與文化的溫度。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科招商輔導低碳產業群聚 建構綠色科技創新生態系創造永續新典範
(3 小時前) -
臺東榮服處感謝雪中送炭關懷協會捐助學子助學金
(4 小時前) -
臺南市公部門暑期工讀成果競賽落幕 青年展現市政服務活力
(4 小時前) -
臺南市首辦早期療育共識營 凝聚跨領域合作力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