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 引新聞

圖/魏林瑰醫師指出,乳房是女性的重要象徵;美國研究顯示,乳癌病人往往不僅承受身體病痛,更須面對心理壓力。(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乳癌術後義乳紅腫難癒 台北慈濟沖洗療法助病人留外觀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58歲黃女士因乳癌接受右側乳房切除,並在同次手術中以矽膠進行乳房重建,術後初期恢復良好,但兩個多月後,義乳部位卻出現疼痛與灼熱感,回診檢查發現局部紅腫;雖經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彰且紅腫範圍持續擴大。

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魏林瑰醫師隨即將她收治住院,透過手術放置兩條微小導管,每日兩次以生理食鹽水沖洗義乳,僅三天就順利消腫,一週後即可出院;更成功保留義乳,避免再度面臨外觀改變的衝擊。
魏林瑰醫師指出,乳房是女性的重要象徵,美國研究顯示,乳癌病人往往不僅承受身體病痛,更須面對心理壓力;根據美國研究,乳癌切除病人中有77.9%社交減少,另有15.7%至46.5%可能出現憂鬱傾向,甚至被診斷為憂鬱症,因此,乳房重建是一段同時重建身體與心理的過程。
不過,義乳重建仍可能產生併發症,如電療後變形、傷口癒合不良導致壞死,以及皮膚炎;美國統計顯示,濕疹發生率約2%至3%,感染率則為2.54%至3.91%,傳統治療若懷疑感染,常須移除義乳以免惡化,但病人需再度面對外觀改變的打擊。
魏林瑰醫師強調,並非所有紅腫、熱感都源於細菌感染,有些案例無法培養出細菌,卻出現強烈炎症反應,可能與癌症治療後免疫力尚未穩定有關;對此,他創新採取「義乳沖洗術」,透過導管將500毫升生理食鹽水徹底沖洗植體,通常三天可改善症狀,一週即可康復出院。
魏林瑰醫師提醒,乳癌術後病人往往需要跨科治療與回診,務必遵照醫囑,才能及早發現並處理問題;同時他也建議,養成規律作息、均衡飲食、保持運動習慣並調適心理的壓力,都是促進復原、防止發炎與降低癌症復發的重要關鍵。
最新生活新聞
-
-
非洲豬瘟台中案場3度採檢 結果送驗12小時後出爐
(25 分鐘前) -
少子化影響手術護理師人力缺口 亞大醫開辦免費培訓
(35 分鐘前) -
北捷月台門上「神祕數字」超實用! 官方:乘客掉東西就用得上
(39 分鐘前) -
綠蠵龜數量復甦中 脫離瀕危物種名單
(40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