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5° / 23° )
氣象
2025-09-16 | 引新聞

紐時揭驚人真相!地球偏移改變「星座排列」占星術恐已失準2000年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導,最新資料顯示,占星術所依循的星座排列,實際上已經與天文觀測產生落差,時間長達約2000年。原因來自地球自轉軸的「歲差」現象,導致星空位置逐漸偏移,但占星體系仍沿用古代的星座分布,並未隨實際天文位置調整。



紐時揭驚人真相!地球偏移改變「星座排列」占星術恐已失準2000年
示意圖/《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占星術恐已經與天文觀測產生落差,時間長達約2000年。(擷取自 免費圖庫Freepik)


報導指出,占星術的基礎是出生時太陽在黃道12宮的位置,許多人據此認同自身星座,甚至歸納出性格與命運傾向。然而,《紐時》分析指出,現今的星座劃分已經與太陽真實所在位置不符,顯示傳統星座早已與天文觀測「脫節」。


三千年前,春分時太陽位於牧羊座,因此古代占星師將牧羊座設為黃道曆的起點。然而在2025年,春分太陽實際落在雙魚座,並在約600年後進入水瓶座。這意味著,自認為牧羊座的人,若從天文學角度重新計算,可能實際屬於雙魚座。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地球自轉軸的晃動。地球在運轉過程中會像陀螺般逐漸偏移,完成一次完整循環約需2萬6000年,每72年星空視角就會偏移1度。長期累積下來,使得太陽在一年中對應的星座逐漸改變,最終導致傳統星座日期與天文位置不一致。


對此,占星師查尼・尼可拉斯(Chani Nicholas)回應指出,古代占星師並非不知歲差問題,而是選擇使用「黃道十二宮」系統。該系統以季節循環為基礎,將黃道的起點固定在春分點,確保不論時間推移,計算方式始終如一。她認為,占星學本身有不同解讀方式,並不存在唯一正統。


尼可拉斯進一步解釋,雖然天文上星座位置已經產生偏移,但占星術並不完全依賴星座排列,而是著重於象徵意義與季節對應。因此,即使科學觀測顯示太陽已經「跑位」,占星體系仍能維持其邏輯架構。


長久以來,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依循星座認同自身,並透過占星解讀人格與人際互動。此次報導引發廣泛關注,讓外界重新思考占星術的基礎與天文科學之間的差距。


專家指出,無論是從科學還是文化角度來看,星座與歲差的議題凸顯了人類長期以來對天空與宇宙的好奇。占星術雖然源自古代天文觀測,但隨著歲差累積,已經與今日天文位置產生明顯差異。


更多引新聞報導
妹子愛上高中同學「只被當砲友」!上完床求交往遭拒 崩潰持刀猛刺
驚!淡江大橋合龍現紅布條 「最親民賴總統」引爆網路熱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