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面面觀/新北動保處秘辛!雞排抓猴鄰里糾紛全包
(記者李書璇/專訪)一般民眾多以為動物保護防疫處(動保處)的工作僅限於處理流浪犬貓,但事實上範疇遠比想像廣泛;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技正蔡任桓接受《艾瑞克IN新聞》的專訪,分享他與同仁救援犬貓、蜥蜴得日常,有時甚至還要化身「鄰里和事佬」,協調因寵物衍生的糾紛,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狗狗圍事?保持冷靜才是王道
許多民眾都很想知道,如果遇到「惡犬」到底要怎麼因應?蔡任桓提醒大家,如果在外面被一群狗包圍,「不要跑、不要挑釁,保持冷靜最重要,更別想『擒賊先擒王』打帶頭的那隻!」正確方法是降低存在感、慢慢後退,慢慢離開,不要做出奇怪或激怒牠們的大動作;簡單而言就是,「裝沒事,比兇更安全。」
除了犬貓,動保處還時常接獲關於蜥蜴、蛇或兔子的通報;蔡任桓透露,部分動物可能是走私入境,沒有晶片可追溯飼主,只能公告協尋;若屬合法可飼養種類,將開放認養;若為外來種如綠鬣蜥,則須依法處理,他笑說:「還真的有人養過食人魚呢!」
至於最棘手的任務,非「抓猴」莫屬;蔡任桓表示,誘捕籠是最安全的方法,他還分享,近期同仁用雞排當誘餌,猴子便乖乖就範,「因為牠們早就習慣人類食物了!」至於電影常見的「吹箭麻醉」,他直呼危險,不僅恐誤傷人員,也可能使動物驚慌亂竄,如今已極少使用。
談到外來物種,蔡任桓指出,綠鬣蜥在南部繁殖迅速,已被公告為禁止飼養品種,雖然北部氣候較不利其繁衍,但仍偶有案例;他強調,一旦外來種失控,恐對生態造成嚴重衝擊,因此救援與管制如何取得平衡,正是動保處的重要課題。
寵物味道引鄰居檢舉 動保處疲於奔命
另一方面,動保處接獲不少寵物相關檢舉,最常見的是「狗太臭」或「半夜狂吠」;蔡任桓解釋,動保法僅規範是否有虐待行為,對味道與噪音並無明確標準,因此多數只能勸導,他坦言,有人養一、兩隻狗就被鄰居嫌臭,也有人養十幾隻卻相安無事,「其實更多是鄰里關係問題,讓同仁們疲於奔命。」
談及工作難度,蔡任桓直言,動保人員最基本的條件是「不能怕狗」,因為除了溫馴的寵物,還可能遇上比特犬或攻擊性動物,甚至貓咪的爪子也足以造成嚴重抓傷;因此,人員除了學會自我防護,也必須具備心理建設。
蔡任桓形容動保處的工作就像「動物界的消防隊」,不論是用雞排抓猴,還是調停鄰居糾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城市與動物能和平共存;隨著市民動保意識逐步提升,蔡任桓也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教育與政策,讓「尊重生命」成為新北共同價值。
最新生活新聞
-
-
獨/美資安專家:訝異台灣對網路攻擊認知低
(31 分鐘前) -
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銀質獎 新北深耕職涯教育再獲肯定
(39 分鐘前) -
新民高中《綻放島嶼.福爾摩沙》登國慶演出
(41 分鐘前) -
處處是運動場 新北榮獲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
(4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