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 引新聞

圖/鄭煜明醫師提醒,肝臟疾病早期難以察覺,建議45歲以上民眾終生至少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帶原者需定期追蹤。(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肝癌早期零症狀 台北慈濟電燒術守護肝臟健康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83歲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檢查發現後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為零期肝癌,另也發現她患有B型肝炎,但因無症狀未曾接受治療;所幸及早發現,由胃腸肝膽科鄭煜明醫師執行電燒治療,術後三天順利出院,僅需定期追蹤以免復發。

鄭煜明醫師指出,台灣肝癌高危險族群主要與B、C型肝炎相關,B型肝炎約佔五成、C型肝炎約四成,其餘與脂肪肝或酒精肝有關;雖疫苗與抗病毒藥物普及使肝癌整體發生率下降,但感染過B、C型肝炎仍有罹癌風險,且患者年齡層逐漸增加。
鄭煜明醫師表示,肝癌初期幾乎無症狀,隨病情惡化可能出現黃疸、肝衰竭、腹水、食慾下降及體重驟減,晚期甚至可能轉移,嚴重影響生活,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至關重要;臨床數據顯示,零期肝癌治療後平均存活率超過10年,第二期約5年,第三期降至2.5年,若已轉移,僅剩半年。
鄭煜明醫師說明,電燒治療透過超音波導引定位電極產生高溫氣化腫瘤,可完整保留健康肝臟組織,適用單顆或三顆以下、每顆不超過三公分的腫瘤,住院時間短,一般三日左右即可出院;患者若有凝血異常,或腫瘤位置靠近心臟、肺臟等重要的器官則不適用。
鄭煜明醫師提醒,肝臟疾病早期難以察覺,建議45歲以上民眾終生至少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帶原者需定期追蹤;日常生活應避免過量飲酒、控制體重、規律運動,避免攝取久放食物或不明中草藥,並以均衡飲食及B型肝炎疫苗降低罹癌風險。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守護肝臟健康的關鍵。
最新生活新聞
-
-
120顱顏家庭相聚臺南 以薩克斯風戲劇演出走出屬於自己舞台
(1 小時前) -
陪伴力量大 照顧者偕長輩、社區夥伴漫步松柏嶺茶園
(1 小時前) -
屏東114年績優志工暨好讚社區、合作社聯合表揚 新增獨老關懷服務獎 共頒發256個獎項
(1 小時前) -
15隻毛孩當「小農夫」!戴草帽下田挖地瓜 高雄最萌農田大集結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