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11-04 | 引新聞

防衛韌性/罷團志工轉民防團 李澤中:台灣備戰災戰雙線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還記得726大罷免嗎?這些無政黨背景的志工,並沒有就地解散,他們大多維持著組織運作,關心台灣政局、力抗紅色滲透,在郝龍斌、趙少康為了國民黨主席選舉而質疑有中共介選,要求國安單位查辦,讓罷團志工當初的「早期預警」,再次獲得證實,既然國民黨已有親中立委,未來更有可能出現親中黨魁。



防衛韌性/罷團志工轉民防團 李澤中:台灣備戰災戰雙線
圖/李澤中原是罷團志工,現在他們轉進另一領域,從事民防工作,要強化台灣的防衛韌性。(艾瑞克IN新聞攝)

港湖是北市最危險地區?民防首重聯繫與資訊


罷免北市立委李彥秀的前「港湖除秀」發言人李澤中(TC),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說,已經另建一個民防團,在地方從事「防衛韌性」的推動;他指出,民防的概念容易被外界混淆,以為是民兵,必須拿槍變成「類部隊」等,其實不是,這是在平時自訓未可能在災變做準備,保護家園,這次樺加沙風災造成花蓮光復重創,搶救與復原工作,如果有提前做好民防訓練,將能有效減輕傷害。


李澤中表示,以港湖來說,從基隆淡水河進來後,算是在台北市的最裡面,相對地勢而言理應較安全;然而港湖有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等重要軍事單位及設施,是一個敏感受攻擊的目標,萬一發生戰爭,敵軍不免希望先摧毀國防部,大直、內湖的居民也會受到波及,此時如何疏散、避難、自救,就非常重要。


「此次花蓮馬太鞍部落,是政府以外的組織,因為每年祭典都透過這樣的組織橫向聯繫,人力掌握度很高,在這次風災發揮極大作用,比花蓮縣政府還要精準」;李澤中特別強調,民防最重要的就是「聯繫」與「資訊」,還有平時要有組織化的運作,災害發生時才能立即動員支援、行動與應變。


台灣接受親中立委?中共犯台國際支持成猶疑


李澤中說,其實在2020年新冠疫情、2022年俄烏戰爭時就有團體進行民防團組訓,「我們算是比較晚起步的小朋友」,「這次也利用花蓮風災缺乏人力之際,有能力與意願的志工也前進災區協助,同時學習包括救難、消防、重建等任務」;「這是傅崐萁、徐榛蔚讓國人有了一次模擬考,萬一未來災害發生時政府體制受損、或重要官員出事,甚至政府擺爛,民間就必須應對這個狀況。」


李澤中直言,當時大罷免開票情形不樂觀,很擔心國際會怎麼看台灣;果不其然,眾多國際媒體都報導台灣反對罷免親中立委,更不介意中國對台虎視眈眈的錯誤訊息,未來台灣真有威脅或侵略時,國際的支援恐會變得猶豫,那當然我們就必須先求自保,「罷團志工也有意識到被動聯繫是不足的,要更積極的溝通與真正的行動。」


李澤中認為,事實上,由於台灣太方便,隨處都有便利商店、小賣場、大賣場,使得災難用品或食品都懶得準備,李澤中說,民防的概念之一,就是要有備用設施與食物,包括衛生用品、手電筒、打火工具、抗彈板、頭盔、紗布、備寒衣物,以及像礦泉水、泡麵、沖泡飯、壓縮乾糧等;然而,風災、水災、地震,或戰爭,情況都不太一樣,像水災的垂直避難就與地震不同,因此他建議國人就更該多面向認識各種災難。


各縣市政府多有開設民防課,民防就是做國家後勤


《引新聞》總編輯陳志仁說,現在各縣市政府大多有開設民防課程,不過目前都仍需要自費,通常每個月都有開課,一到兩天的課程,一個周末日就可完成;李澤中說,這些課程中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如緊急救護、減傷分類或包紮,畢竟災害造成的傷害與骨折情況很常見。


李澤中強調,民防不能想像成每個人拿槍上戰場,而是萬一自家附近變成災害區,要能能力讓自己安全,當一般平民能夠照顧好自己,甚至有餘力去照顧鄰居,政府此時就可以騰出精神跟資源,投入到前線,甚至不必把國軍調派出來,後勤就留給民防;民防最大的意義,就是協助國家應付天災人禍,而非任何事都仰賴政府。


更多引新聞報導
花蓮災情/夜奔光復救災 陳政彥率新北特搜與時間賽跑
救災變選舉秀?傅崐萁鏟泥擺拍 黃國昌狗仔惹議連環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