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 民生頭條

圖說:產官學代表綜合座談。左起:漾拓國際鄭加新總經理、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
究所闕蓓德教授、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減量交易組蘇意筠組長、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林宗
昱分析師、中山大學碳權中心王右仁助理教授。
碳交所、證交所攜手中山大學辦理研討會 助本土自願減量額度

究所闕蓓德教授、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減量交易組蘇意筠組長、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林宗
昱分析師、中山大學碳權中心王右仁助理教授。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為加速國內減量額度市場發展,臺灣碳權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立中山大學共同舉辦「2025 自願性碳市場觀察及趨勢分析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研代表共聚碳交所,就自願性碳市場年度觀察報告、國內減量額度市場潛在規模、減量專案申請及審查經驗三大主題進行探討交流。
臺灣碳權交易所田建中總經理致詞表示,雖目前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成交量不多,但隨著碳有價的意識逐漸提升,加上本土自然碳匯方法學陸續通過,將會帶動企業投入自願性減量專案,而自然碳匯專案具有實質的碳移除效益,更開始納入生態環境及社區面向所帶來的共同效益,未來自然碳匯專案將成為主流,並有機會幫助企業接軌TNFD(自然相關的財務揭露)等國際永續標準。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組長佘健源副教授指出,國內碳權申請過程中存在資訊不對稱情況,國內自願性碳市場供需較不平衡。2024年國際碳市場出現量縮價跌現象,然而高品質的專案類型如植樹造林(ARR)仍然供不應求,另就台灣本土碳權發展而言,如養豬場沼氣收集專案具發展潛力,每年減碳規模
有機會達到34萬至52萬噸CO2e,未來前景可期。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林俊成主任秘書、工研院中分院產業綠色技術組徐英綺研發經理、展晟照明集團南區事業處總經理黃真瑋博士受邀擔任講者,分別就森林碳匯、生質能、高光效光源三大專案類型,提出各自領域中的專業分析與討論。林俊成主任秘書提到,自然碳匯為邁向淨零目標的關鍵,並強調森林需透過經營才能有效提升碳匯效益,且國產材自給率偏低(
最新生活新聞
-
-
東京臺灣商工會舉辦僑務座談會 徐佳青:臺商應掌握產業趨勢 投資未來關鍵領域
(33 分鐘前) -
台灣茶葉飄香過海 串連台泰百年貿易史
(35 分鐘前) -
高市府聯合中央推動都更 都發局:最高補助800萬
(37 分鐘前) -
才買半年!磁吸行動充電器突然爆炸 長髮妹慘燒傷半邊臉毀容
(4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