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ReMe》三高護腎跨界聯手宣「健康台灣」接軌國際落實個人化照護

悠活健康網/陳麗茹
全球與台灣邁向高齡化趨勢加快,慢性病防治已成全球關注焦點,台灣為響應國際趨勢並推動「健康台灣」政策,宣布啟動「三高防治888計畫」,設定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也發表 《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照護台北宣言》,期盼透過深化跨科協作與公私整合,打造台灣永續且具韌性的慢病照護模式。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表示,台灣10大死因當中,有7項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人數已超過癌症,當中便是來自常見的三高,今年台灣已經邁向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都有1個或1個以上的慢性病如高血壓、膽固醇等問題,沒控制好更會造成其他像是心腎臟腦血管傷害。
整合三高族群照護系統,目標讓8成病患獲得控制
陳志鴻教授提到,過去三高病人多來自不同系統支援造成不便,未來健保署將透過資訊整合,將數據回饋基層醫療院所病患,民眾根據其風險評估安排至不同社區醫療院所治療,更將推動從健康生活型態、肥胖防治到慢病全方位管理的完整策略,落實自我健康管理。T-CaReMe 台北宣言便是與「三高防治888計畫」相呼應,透過公私協力強化健康政策,共同努力減少國人慢性病與失能風險。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也說明「三高防治888計畫」意涵,目標是讓80%三高、心臟血管疾病與腎臟病患者加入共照網、80%共照網病患接受生活習慣諮商、80%達到三高控制,重點更將強化在生活方式的改變,服務更聚焦於衛教而非單純藥物治療;透過健保快易通數據分析,提早透過AI將病患分級導到相關疾病預防或治療管道。
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計劃,鼓勵民眾自我管理
吳昭軍署長也提到,慢性病4大風險因子為酗酒、吸菸、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政府在強化風險預測與衛教策略上,除了從114年開始將成人健康年齡下調至30歲,讓民眾能更早意識疾病風險外,也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計畫,結合基層診所、衛生所與企業健康管理,鼓勵民眾提早調整生活習慣、預防疾病。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表示,國人三高與慢性腎病導致死亡的比率為22%,每年支出的醫療資源達1700多億,這是國人健康課題很大的挑戰;政府以「三高防治888計畫」為主要目標,透過「大家醫計畫」擴大照護網,持續讓用藥與照護模式接軌國際,像是近期便結合照護網,讓治療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3月1日起從糖尿病患者,擴大納入慢性腎臟病與心衰竭的給付範圍。
石崇良署長強調,三高疾病有40~60%與生活習慣相關,因此透過大家醫計畫、數位照護、健保大數據分析等落實,除提供醫師更可針對個別問題提供照護外,也讓病患了解自我疾病風險,同時讓衛教AI助理強化民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接下來政府也會積極推動分級醫療制度來提升慢性病管理成效,達到精準照護目標,使醫療資源不浪費。
透過風險預測提早分級與預防,推動個別照護模式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強調,糖尿病除了面臨高齡化共病比率不斷增加外,中壯年病友也有疾病控制不佳的問題,因此糖尿病必須要更落實個人化疾病管理與治療。政府針對民眾進行的風險預測與分級,便是希望讓民眾的疾病控制更有效益,特別是糖尿病需要透過篩選才能找出問題,提早診斷是疾病控制良好的關鍵。
糖尿病學會也於2023年攜手台灣12家醫療機構加入iCaReMe全球登錄計畫,結合跨專科整合照護、病患追蹤及臨床數據的運用,已被證實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模式,確保病患獲得最佳照護方案。
針對全球慢性病防治趨勢,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前主席Moon-Kyu LEE認為,必須要有因地制宜的作法,不同地區的基因、人種、生活習慣都有異,因此共同的目標應該都要放在更全面的預防疾病作法落實。以亞太國家來說,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國際醫療指引與全球慢病管理趨勢接軌,制定更符合當地需求的慢病管理策略,相信更能提升疾病控制成效。
在全球化時代,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正威脅著數百萬人的健康和福祉,透過本次國內外專家、政府官員與學術機構代表共同見證 T-CaReMe(Cardio-Renal-Metabolic)台北宣言,相信對於推動台灣全人全程健康照護、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餘命也前進一大步。
《T-CaReMe》三高護腎跨界聯手宣言,「健康台灣」接軌國際落實個人化照護 | Uho優活健康網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6365.html?p=adminpeview
最新生活新聞
-
-
臺中榮總國際醫療前進菲律賓 與當地醫院及臺商攜手合作遠距醫療
(4 小時前) -
苗栗榮服處辦善後講習 精進榮民遺產管理
(4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攜手雲縣忠愛聯誼會 溫馨關懷榮民眷
(4 小時前) -
114年全中運聖火重返臺南 十區熱情接力開啟地主榮耀序章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