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特徵」防路殺 青年合作設創意警示標誌
報新聞/記者蔡昀臻/新北報導
隨著交通車輛的發達,路殺已是全球生態保育的重要課題。新北市農業局致力於維護生態友善,除了建置多處生態廊道及生物友善通道外,農業局去年更與青年局的青創團隊合作,設計規畫穿山甲及螃蟹的創意警示標誌,近期分別在汐止區及五股區完成警示牌設立,不僅保障用路人的安全,同時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命安全,降低野生動物受到路殺威脅的情況。
台灣穿山甲屬台灣特有亞種,以螞蟻與白蟻為食,根據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統計,今年截至8月全台灣已有33筆穿山甲遭路殺的紀錄,屬於極危的二級保育類動物,經新北市農業局委託專業生態團隊進行調查,發現於汐止區八連路有多處穿山甲挖掘的覓食洞穴,因此,新北市農業局與青年局的青創團隊-藍山創意工作室合作,在汐止區八連路以穿山甲寶寶趴在媽媽尾巴上的生物習性為設計構想,新設道路警示牌;而在五股區中直路以臺灣特有種淡水蟹-澤蟹為設計對象,將公蟹螯較為巨大的生物特徵畫出,並做出像是舉高手要用路人注意的模樣,提醒用路人減速慢行。藍山創意工作室黃設計師也表示:警示牌在我們眼中可能只是匆匆一瞥的存在,藉由這次與農業局的合作,希望透過警示牌向大眾傳遞行車安全及防止路殺的觀念。
除了設立路殺警示牌外,農業局已從陸地、水面及空中建置6處生態廊道及16處友善動物設施,其中生態廊道是透過生態調查、路殺紀錄來建立路殺熱點後,結合現地實況與生物習性並通過生態檢核建置而成;而今年在汐止區八連路進行排水改善工程時,更配合穿山甲及其他中小型動物通行習性,設計緩坡道以利動物通行,未來會持續進行生態調查及監測,針對路殺熱點進行改善。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新北市生態豐富多元,重視棲地復育及生態廊道施作,未來也持續進行農路路殺生態監測,並響應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 15陸地生態,串連各個棲地間的連通性,希望透過農路改善工程結合生態廊道,讓野生動物與人都可以安全使用馬路、平安回家。
The post 「生物識別特徵」防路殺 青年合作設創意警示標誌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市警啟動春節交通疏導管制 首重交流道匝道等周邊
(19 分鐘前) -
90歲重返校園 氣象權威李富城進世新大碩專班
(20 分鐘前) -
淡海輕軌崁頂機廠預計第2季開放 一窺捷運故事
(22 分鐘前) -
PwC Taiwan《2025 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 AI、供應鏈韌性與永續 為企業重塑競爭力主軸
(2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