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 在家住院醫護病三贏
財訊雙週刊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各項長照課題迎面襲來。為此,衛福部推出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已在今年7月1日路,可說是跨出串聯長照與醫療的一大步。未來,會有更多長者能在最熟悉溫暖的家中,接受醫院住院等級的在宅急症照護服務。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在家住院也安心」專題,全面檢視該政策的施行目的與成效,同時透過案例的分享,讓大眾認識新興的照護模式,以及政府提供的資源。
今年7月,賴清德總統在亞東醫院的記者會上,分享一段回憶。過去他擔任住院醫師時,會到社區義診,鄉下的老先生、老太太臥病已久,要出門不容易,除了交通,經常是「要把門拆掉」才有辦法出門;當時他就在想,「一定要來醫院嗎?」另一位剛送別母親的李小姐,哭得泣不成聲;「如果知道媽媽會在急診室等病床時離世,我絕不會折騰已經難以起身的媽媽去醫院,錯失好好向她告別的機會。」
一段回憶的省思、一個無法挽回的遺憾,都是7月1日政府推出一項新政的背景故事。這項新政的名字很長,叫作《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但是,把文字拆開來,就很容易理解了。前面的「全民健康保險」六個字,代表納入健保給付;中間「在宅急症照護」,意指適用於急症而非慢性病,意思就是把醫院住院模式搬回家中。「試辦計畫」,則表達了政策尚未成熟,會視成效檢討調整,逐步擴大範圍。
醫護界稱這項試辦計畫為「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因為這是國際間的慣用語,尤其是住院昂貴的美國、地廣人稀的澳洲、最早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已行之有年。其實健保署在2016年就推動《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醫師進入病人家中,建構居家服務的基礎;只是過去都是以病況穩定的患者為主,缺乏應對急症的配套措施。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先從原本已參與居家醫療的個案,以及照護機構住民開始,但若是有急診患者的巴氏量表低於60分(完全依賴、嚴重依賴),或是醫師認定外出就醫不便者,也可以申請適用。計畫規定執行團隊必定要有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共同組成,才能提供醫院住院等級的替代服務。而目前適用的疾病僅有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例如壓瘡或蜂窩性組織炎);是因為這三項疾病是非計畫性住院排名前十大,而且都能使用長效抗生素治療。
若從健保費用來看,一般急性感染住院的醫療費用部分負擔10%,「在宅急症照護」則是5%;以肺炎住院九天醫療費用的部分負擔為基準,「在宅急症照護」可以省下超過五千元。台灣高齡醫學翹楚、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面對超高齡社會,我們都沒有老過!」這個計畫還有很多檢討的空間,然而在多數人、尤其長者的心中,家是最好的,沒有溫度的無效醫療,也可以因「在宅急症照護」而漸漸減少。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724期】
The post 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 在家住院醫護病三贏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最新生活新聞
-
-
第19屆桃園全國春聯書法比賽決賽 得獎名單揭曉
(37 分鐘前) -
屏東燈節點燈 主燈「梅杜莎的宮殿」迷幻朦朧
(41 分鐘前) -
嘉中與馬紹爾群島北方群島高中簽署MOU 攜手創造跨國教育新篇章
(49 分鐘前) -
芬園鄉農會千人拔蘿蔔活動 人潮湧入寶藏寺帶動地方經濟
(5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