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模糊的界線 新聞與著作權、AI倫理的挑戰
記者林欣妮/台北報導
使用通訊軟體是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能轉傳、分享有趣精彩的內容,但你有想過,看似簡單平凡動作,卻已經觸犯智慧財產權了嗎?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雜誌公會)於17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25台北雜誌年會暨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期間舉辦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記者會「內容有價、侵權案告捷:百家媒體攜手保護著作權」。呼籲社會大眾重視智慧財產權,切勿非法轉傳完整內容,共同維護內容創作的價值與產業未來,此外舉辦的三場講座,內容涵蓋平台壟斷對新聞媒體的影響、AI技術應用於新聞編輯的可能性與限制,以及媒體品牌化與零售化轉型的啟示。
記者會中提到2023年某里長在LINE群組非法轉傳雜誌媒體PDF檔遭到檢舉,雜誌公會聯合會員提告,經一年多審理,法院於2024年11月判決被告拘役30天並駁回上訴。該判決是對媒體著作權的意識保護提升的里程碑,對於智慧財產權,多數民眾較不清楚觸法律界線,除了將雜誌拍攝或電子檔轉傳外,隨著科技進步,電子書、有聲書等,也是著作權保護範圍。
科技的進步帶來許多便利,但也容易出現許多被忽略的問題,包含法律及道德倫理,一不小心就誤觸界線,最根本的仍是心態,對於版權內容,應以付費或合法管道收看,除了是對著作權的保護外,更是對創作者的基本尊重。
新聞內容除了涉及著作權問題外,隨著未來AI廣泛應用的趨勢,AI產製新聞也是新聞媒體的新課題,然而,AI真的能取代新聞工作者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王維菁於講座中提到,AI產出多為大眾、制式化內容,缺乏「記者個人觀點」,因此產出的新聞多半大同小異。
此外,倫理問題更是難以被解決的,例如責任歸屬問題,當AI新聞內容有誤或違法,那麼誰該為此負責任呢?AI為許多人或行業帶來便利及快速,但對於AI內容仍需加以審查,AI只能成為助手不能作為主導者,否則專業及倫理的界線將會模糊化。
愈加便利的世界,就有更多要留意的細節規範,法律雖然可以明確定義界線,但倫理道德沒有標準答案,選擇權依舊在每個人手上,出於各種心態,也會有不同結果,若每個選擇仍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相信對於著作權或是倫理道德,都是更好的保護。
The post 科技模糊的界線 新聞與著作權、AI倫理的挑戰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最新生活新聞
-
第二屆小水花計畫成果展 運用AI增添科技創意
(26 分鐘前) -
內惟國小113學生度迷你越野賽跑 內惟藝術中心補給站 首度聯手純新烘焙加碼應援
(29 分鐘前) -
台中僑光科大迎上AI浪潮探索創新無限可能
(30 分鐘前) -
學測社會漫畫入題 談冷戰與美國機械化農耕
(34 分鐘前) -
肝硬化併發胃靜脈曲張 三總內視鏡超音波止血創先例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