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解析「沉沒成本」與「集體歸屬感」如何影響決策!
【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前百萬YouTuber「眾量級CROWD」的家寧,與Andy分手後,各自展開了新的頻道。去年,家寧在她的新頻道「秘月期POPOO」發佈了首支影片,影片中家寧的風格、動作和語氣,與過去截然不同,瞬間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大家開始擔心,這位昔日熟悉的YouTuber,是否捲入了某些可疑的團體或宗教,也因此,讓心靈團體的合法性問題重新浮上檯面。
那麼,這些看起來「怪怪的」團體,通常有什麼特徵呢?
生活中有太多挑戰和壓力,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自然會期待找到一些成長課程或團體,來改善生活、提升自我。本是出於積極的初衷,卻往往被不懷好意的心靈操縱者欺騙,最終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並非所有心靈成長團體都是負面的,但有些團體確實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特徵。以下是常見的心理操縱手法:
既然如此,為何有些人明知道團體有問題,卻仍不願離開呢?
林佳瑾心理師表示,健康的團體應該讓人感到輕鬆、自在、自由、安心,而非帶來無處宣洩的壓力。
如何分辨一個團體是否對自身有積極、健康、正向的幫助呢?
首先,應了解團體或課程的內容、收費標準是否公開透明。專業的課程資訊應該在其網站、文宣或實體課程中詳細列明,讓人在參與前就明確知道需要多少費用,之後不會再有額外支出。林佳瑾心理師指出,專業的課程或團體無法預期療效,更不可能在短期內痊癒。健康的團體會尊重成員的自主性,隨時可以自由退出,不應出現情緒勒索的情況。
如果我的親友深陷其中,該如何幫助他脫離呢?
身在圈外的人往往看得更清楚,但面對深陷其中的當事人,我們應如何應對呢?林佳瑾心理師建議,應該先理解對方的困難,以詢問代替給建議,詢問對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若對方願意分享當然很好,但若不願意,則可以先陪伴對方,之後再逐步展開對話。很多時候我們急於給評價或建議,忘記了聆聽對方的感受。在這過程中,耐心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被依賴時,再慢慢引導他談論團體中的感受。
若對方願意傾訴,請特別注意理解並尊重。林佳瑾心理師表示,我們應尊重曾經「救贖」對方的團體,即便我們並不認同,但請不要評價他人的選擇。把重點放在參與感上,以詢問感受代替批評,了解他過程中是否感到委屈或壓力。若對方願意傾訴並詢問解決方式,請陪同他去尋求合法、正當的心理諮商,以解決人生困境,建立更緊密的情感連結,一步一步幫助他找到真正能安心的地方。
我為什麼會被騙?別陷入自責的漩渦
近期對心靈成長課程的熱議,也讓不少人開始審視自己加入的團體是否真的能幫助自己。林佳瑾心理師表示,無論是曾經或正在參與可疑團體中的人,請不要自我批評,覺得自己愚蠢。這些團體可能曾經是你的浮木,請不要自責。重要的是,了解對自身有幫助的團體不會帶來壓力與委屈,當我們能分辨這些時候,才能安心地追求更好的自己。
新聞來源:ME生活|ME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
The post 心理師解析「沉沒成本」與「集體歸屬感」如何影響決策!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最新生活新聞
-
-
妃妃姐姐陳亭妃普濟燈會陪大家吃湯圓提花燈過元宵
(21 分鐘前) -
筆 魂/胡少龍
(23 分鐘前) -
台日交流 台灣世界遺產登錄應援會體驗澎湖乞龜文化
(24 分鐘前) -
一張語文報/姚劍葉
(3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