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必看!攝護腺增生術後恢復不影響性功能
【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隨著台灣社會邁向高齡化,攝護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已成為銀髮族最常見的泌尿問題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超過50歲的男性有50%患有攝護腺增生,80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達80%,其典型症狀包括頻尿、夜尿、尿流變細與排尿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長期服藥與手術切除,但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且手術風險較高,讓許多患者遲遲不敢進行治療。近年來,一種創新的微創療法——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Rezum Water Vapor Therapy) 成為新選擇。此技術利用高溫水蒸氣注入攝護腺組織,使腺體逐漸萎縮,進而改善尿流順暢度,療程時間短、恢復快,且不影響性功能,受到醫界與患者的關注。
以童綜合醫院為例,76歲的宋姓男患者 長期受到夜尿、頻尿困擾,每晚需起床3-4次,白天也頻繁跑廁所,導致精神不濟、無法安心出門,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經泌尿科主任林益聖診斷後,確認其攝護腺增生並合併膀胱結石,建議施行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
該手術過程僅需10-15分鐘,採用面罩舒眠麻醉,無需全身麻醉,術後約三週即可感受顯著改善。宋先生術後明顯感受到夜尿次數減少,排尿流暢,終於能夠重新享受正常生活,不再被頻尿問題束縛。
林益聖主任指出,傳統的經尿道前列腺刮除術(TURP)雖然有效,但可能影響性功能且出血風險較高。相較之下,水蒸氣消融術的優勢在於微創、安全、恢復快,且術後不影響性功能,特別適合不願長期服藥、但又希望改善排尿問題的患者。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17.6%,預計在2025年突破20%。隨著人口老化,攝護腺增生的患者數量逐年攀升,成為醫療體系不可忽視的議題。
傳統手術需住院數日,且有較長的恢復期,造成醫療機構的床位壓力。相較之下,水蒸氣消融術可於門診完成,患者術後可迅速恢復日常活動,大幅降低醫療資源消耗,成為減少醫療負擔的重要技術之一。此外,頻尿問題若未妥善處理,長期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與失智的風險,進而影響社會整體健康成本。
最新生活新聞
-
-
亞尼克母親節首度聯名Cath Kidston 獻上英倫復古花卉風甜點饗宴
(3 小時前) -
社群瘋傳台電釋出高薪工作 台電緊急澄清:這是假消息!
(3 小時前) -
土耳其台灣中心從募款到裝修、消失的金流 誰讓愛心成為提款卡?!
(3 小時前) -
2025年「學甲上白礁」4/5謁祖遶境祭錄|萬人匯聚場面動容!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