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2° / 27° )
氣象
2024-02-25 | 民眾網

自然落灰釉工法 何志隆「翡翠青瓷」新社雅園溏開展

自然落灰釉工法 何志隆「翡翠青瓷」新社雅園溏開展

《圖說》陶藝家何志隆「翡翠青瓷」新社雅園溏開展。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兩岸知名的陶藝家何志隆,從事陶藝創作近30年,傳承消失已久的自然落灰釉工法,「裸坯入窯,滿釉出窯」,將自西漢以來失傳的「翡翠青瓷」注入當代風華,作品多次被受邀參與國際展覽,中國國家博物館更珍藏2件作品;新社雅園溏人文藝術空間,即日起至4月28日止,展出何志隆「翡翠青瓷」,讓民眾近距離欣賞層次流釉美感。

何志隆出生於臺北,早年為了燒製出完美的自然落灰,四處奔走多方考察及研究,親自進入全台灣各地不同的窯爐,手繪結構圖進行分析,將漂流木、落灰、坯土、火焰、時間等元素反覆組合修正;2009年於台東山區創建了第一座專屬於自己,且極為特殊以柴窯為名的「志窯」,自行獨創自然落灰上釉法,仿效古人土坯不上釉的燒陶方法,利用植物燒成的灰自然落在坯體上,經過數百小時的高溫熔融,釉層晶瑩剔透多層次冰裂,形成歷史上難得一見奇世珍寶青瓷新品種「翡翠青瓷」,為遠古青瓷注入當代風華。2022年以劃時代青瓷成就榮編入[中國大百科全書>陶瓷文化主條目,也是當代首位編入史冊的藝術品,顯示「翡翠青瓷」在陶瓷史上重要地位。

雅園溏人文藝術空間董事長張秀如表示,自己也私藏了多件作品,何志隆老師的「翡翠青瓷」器形簡潔,富含深意,其釉質細如肌膚,多層次冰裂的美麗流釉以及閃爍的晶光螢光。張秀如進一步表示,何志隆「翡翠青瓷」多次被受邀參與國際展覽,中國國家博物館更珍藏2件「翡翠青瓷」作品。

自然落灰釉工法 何志隆「翡翠青瓷」新社雅園溏開展

《圖說》陶藝家何志隆(左二)「翡翠青瓷」展,吸引許多收藏家前往觀展。


ART365總監賴慕芬指出,何老師近三十年的燒陶經驗中,傳承了消失已久的自然落灰釉工法,並堅持「裸坯入窯,滿釉出窯」的原則,使用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之後滿釉出窯。而為了追求滿釉效果,何老師七次將窯場拆掉重建,每次燒窯都要燒掉大量漂流木,窯場採用長期浸泡於海上的漂流木作為燃料,通過長時間高溫煅燒漂流木,再以植物落灰發色重現生命,化胎為釉;催生出清澈、色感豐富的「翡翠青瓷」。

何志隆透過掌中技法傳承柴燒傳統圖像,除了藝術創作,多年來也熱心訓練受刑人捏陶,期望他們在生命的歧路中,透過陶藝找到安頓的港灣。30多年的陶藝創作過程中不懈地嘗試,「翡翠青瓷」每一件作品,都在變化劇烈的柴燒窯爐內長時間淬鍊,要在其滿上釉彩,成功率極低,然一旦成功,作品即光芒萬丈,因此何志隆的作品不僅是展覽和藝術館的常客,更常常於藝術拍賣會上拍至百萬天價。

自然落灰釉工法 何志隆「翡翠青瓷」新社雅園溏開展

《圖說》陶藝家何志隆「翡翠青瓷」作品。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