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5° / 23° )
氣象
2024-03-13 | 台灣好報

沒寫文章的時候/徐夢陽

徐夢陽

朋友常說,做任何事情,「紀律」是最重要的。我非常認同他這句話,而且我也看他身體力行,完成了他的碩、博士論文,比起同輩人的平均畢業年份而言,他很早就畢業了,很早就進到大學當講師,甚至從事許多他所喜歡的事情。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紀律」推動他的行為,外界的事物,很多是被「規矩」所框住,不過,「紀律」是自己給自己的期許,是能完成事情的一個期限,或是一個直接的想法,並不是被逼的,如此,針對很多事情,不見得是可以比較輕鬆看待,但至少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唯有這樣,才能讓這件事情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我曾給自己一個期許,一個「紀律」,希望每天都能寫一些文章,我也曾以為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是不會被外界事物所影響的,可是,後來漸漸地,我發現我錯了,因為年紀的關係,影響到體力,因為工作的原因,影響到精神,其實回家後,第一件事情是想好好洗個澡,然後躺在床上滑手機,或是直接沉沉睡去。我知道那是耍廢的生活,也會被我自己所不齒,不過,倘若身心都覺得疲累,然後還要逼自己一定要按照什麼「紀律」去做,我認為那實在很痛苦,而寫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快樂,也不會有靈魂。我覺得自己寫得好的很多文章,往往是比較悠閒時刻才寫成的,其他文章都要三改四改,或是交出去有錯字,實在是很沒意義。

只是,沒寫文章的時候,我也想要逼自己要閱讀,或是要想靈感,反正就是讓腦子不要停下來。不過,事實上,這樣反而造成反效果,我以為可以獲得許多靈感,我以為可以讓寫作更加多題材,但是,很快就感到疲累的我,一本書的前言才剛讀完,要進入很長的一章,我便卻步了,覺得眼皮實在是好重,實在無法繼續看下去了。眼前的那本書就如同有無聲的催眠曲,一步一步的進入我的耳朵,然後讓我的身心想要休息。於是,今天的「紀律」就拋在腦後了,反正明天再說,或是後天再說,等到有精神的時候再說,所以,文章的進度延後了,很多想寫的東西也延後了,因為我不懂得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只會傻傻地用時間來換取時間。

簡單講,就是我以為熬夜,或是以為半夜爬起來,就一定能獲得更多的時間,不過倘若在這樣的階段精神不濟,或是根本沒有寫文章,其實也是浪費時間。在合理的做事情態度上而言,能盡量善於運用時間,以及掌握好計畫原則,原本用時間換取一切重要。如果沒寫文章的時候,我能好好休息,或是仔細想想未來可以寫什麼,放輕鬆一點,不用給自己太過緊繃,我試驗後,反而覺得更好。畢竟,人長期處在壓力的環境,那並不是「紀律」,而是一種變質,畢竟原本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後變成一種壓力,或是變成一種無形之中會影響自己生活的事情,這都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與其把沒寫文章的時候還是拿來想寫文章的事,倒不如好好休息,讓腦袋可以舒緩一下,讓許多事情可以再次排列整理一下,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不用急於一時,很多事情還是回到初衷,其實自己快樂才最重要。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