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4° )
氣象
2024-03-15 | 台灣好報

與靜為友/夏俊山

夏俊山

不少人愛熱鬧,我雖無權無勢,但三尺講臺,桃李眾多,也屬身處鬧中,我能靜嗎?

其實,“靜”有兩類。遠離大音箱似的紅塵鬧市,到大自然的懷裡 去,寒江獨釣,看不語的天空、不語 的曠野、不語的冰山雪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一種“靜”; 或拄杖深山老林,看孤峰限日,聽鳥 鳴泉咽,賞深潭蓄翠“,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這也是一種“靜”,此類靜,靜在環境,為身外之靜。 參禪悟道的佛道中人,置身於梵鐘悠遠、青燈如豆之下,紅塵不向 門外惹,萬物看來皆是空,這是一種 禪境,是一種厭倦人世紛擾之後尋 求解脫的“靜”;陶淵明不為五鬥米 折腰,每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安於恬淡,為生活歌唱,這是悠 然自得、超世脫俗的“靜”,此類靜是心靜,乃身內之靜。

我愛的是身內之靜,但不同於蓮座前參禪的老僧,無意從塵世的 繁華中超度。我也不同於陶潛,沒有那份膽識和才情,寫不出動人的詩篇。我愛的是紅塵俗世的鬧中之靜。它是心靜,不需花錢,毋需權勢,它只要去掉虛偽,丟開粉飾,摒 棄顧慮;不在枝枝節節雞毛蒜皮上刻意著色,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誘,埋頭耕耘,認真做事,坦蕩為人,從容應世;因此,我喜歡的心靜,並非消極遁世,也不是冷眼旁觀,隨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散淡悠閒,而是跳出位子、面子、票子、房 子、車子……構築的怪圈,留一顆赤子之心,平常之心,淡泊名利但不捨棄,追求成功但不執著,它是生命積極的存在狀態,是生活意趣的盡情揮灑,是參透人生後的一種境界。

現代社會,不少人感到累,其實是心累:為權勢而勾心鬥角,為巴結而獻媚諂笑,為“關係”而周旋 偽裝……心太累,太浮躁,便不能思考生活,享受生活。宋代大儒程顥詩曰:“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 佳興與人同。”程老先生如此自得,還不是因為能“心靜”?

心靜方能樂觀豁達,寵辱不驚,身在名利世界,心歸自在乾坤。心靜方能有審美的心胸,方能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一朵白雲,兩 滴雨水,三聲鳥啼,數片落紅,皆有獨特韻味,均含無限情趣。林間松韻,石上泉聲,聞之則欣然有會,草 地煙光,水心雲影,觀之而瀟灑自得。心不能靜,終日為利害得失所困擾,“心為形役,塵世馬牛;心被名牽,樊籠雞鶩”(《小窗幽記》)。一顆心,不空靈,不自由,不灑脫,滯於一物,囿於一己,營營役役過日子, 誰還能“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 雲” “獨駕一舟千裏去,心與長天共渺”呢?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烤冰浸;消卻心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擁有一顆寧靜的心,才可以比較超脫地看待一切,才能夠平心靜氣地去享受,去創造。心靜乾坤大,人安日月明。心靜是種子沉睡於泥土,山泉棲居在水庫。不在“靜”中積蓄,便沒有日後的萌發與奉獻!

人生在世,各有活法,活得舒心就是好的活法。我總覺得簡單心比複雜心少憂慮,平靜心比名利心少煩惱。身處鬧中,若能與靜為友,不僅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呢。

靜下心來,可以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樂曲,翻一本影集,體驗日月肩頭過、風雲掌中看的愜意;可以梳理思緒,觸動靈犀的,敲敲鍵盤,螢幕上的文字就成了精神財富;還可以靜靜地坐著,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幹,悠然陶然,讓精神的雲朵自由飄飛,飛向廣大和悠遠,飛向靜穆和美麗。就這樣活著,挺好的。

紅塵滾滾,緣來緣去,我願與歲月歃血為盟,讓此生與靜為友。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