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06 | 台灣好報

一九八一年那場高考/趙學潮

趙學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1981年我參加高考時的情景又歷歷在目。

那時能參加高考者,都是幸運者。因為高考前的預選考試,比起高考來還要殘酷和激烈。記得預選後我已心灰意冷,覺得沒有希望參加高考了。沒料想,那天正在家用架子車拉土,同學趙姚斌來通知,說我被預選錄取上了,我特別高興。但我知道自己準備不足,而且也打算在下一年高考時改考文科。因此在高考前,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了鑽研作文章法上,對理科功課有所放鬆。

高考前的學習生活自然是非常艱辛的,加之生活條件很差,連黑面饅頭也不能保證每頓吃得上,我虛弱的身體幾乎快要支撐不住了。

高考時間安排在7月的7、8、9日三天舉行。高考的前一天,學校組織我們考生分乘幾輛卡車,來到位於縣城的礦務局高中考場。學校在礦務局高中臨時起灶,我們所有考生每頓飯持飯票到臨時灶上打飯。晚上,我們就睡在礦務局高中教室的桌子上,被褥也都是自個帶來的。家長沒人陪考,都在忙各自的事情。

高考三天,天氣十分炎熱,考場上不要說空調,連風扇都沒有,就是考場前面擺放著一盆涼水,熱得實在不行,可以前去用自個的毛巾洗把臉。那時,我的身體不好,十分虛弱,印象最深的是每門考試,我幾乎都是從開始到結束大汗不止,只好一邊答卷,一邊不停地用毛巾擦汗。幸運的是我最終還是沒有暈倒在考場上。別的科目考試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記得語文考試監考的是礦務局高中的兩位男老師,其中一位理著平頭,腦袋圓圓的,態度很和藹。當時的作文考題是要求根據試卷上文題為《毀樹容易種樹難》的文言文寫一篇讀後感。我聯想當時人才奇缺的現狀,反彈琵琶,寫了一篇題為《種樹難毀樹更難》與眾不同的作文。等高考成績出來,才知道語文考得不錯,名列全班第二,可惜最終還是名落孫山。

一晃43年就過去了,想想當年高考的情形,反思後得到這樣的啟示:考前萬萬不可隨意調整考試的方向與目標,應該朝著既定的方向與目標一心一意,竭盡全力去拼搏。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