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檢察機關:守護涉台文物喚醒共同記憶!
【記者 徐迪/整理 報導】盛夏時節,身為涉台文物保護志工的台胞賴女士如往常一樣,來到位於廈門翔安區大嶝街道的鹽兵樓,細心察看涉台文物保護狀況。「看到這些文物,就像找到根一樣。」賴女士感慨地說。
涉台文物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歷史見證。福建與台灣一水相隔,涉台文物資源豐富。近年來,廈門市檢察機關探討「檢察監督+台胞參與+社會共管」的涉台文物保護模式,並在全省推廣。這項探索也被寫入2023年、2024年大陸兩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一紙建議」助力文物修繕保護
走近鹽兵樓,可見匾額大氣、雕花精緻。很難想像,它曾經幾近坍塌。
翔安與金門隔海相望,轄區內有不少珍貴的涉台文物。其中,鹽兵樓是大嶝金門縣政府舊址之一,也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重要史蹟。
2020年9月,翔安區檢察院接獲公益訴訟觀察員反映,轄區內鹽兵樓有部分毀損。經辦檢察官現場核實後發現,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鹽兵樓二樓尤其前廊已崩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遺失。
當年12月,翔安區檢察院發出了廈門市首份文物保護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推動該區文物主管機關及時制定修繕方案,採取救援措施。經過70多個日夜的專業修繕,鹽兵樓以近乎原貌的狀態重獲新生。
「大嶝金門縣政府舊址的存在與恢復,備受許多鄉親關注。」金門縣前縣長李炷烽發來影片表達喜悅。他認為,涉台文物的保護、修復,有助於兩岸同胞了解共同的歷史,對於增強兩岸文化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長久以來,涉台文物點多面廣、權屬複雜,某程度上有失管、失修問題。
為此,福建省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主動透過制發檢察建議,協助相關部門釐清職責,督促其對涉台文物進行修繕保護。
在漳州東山,縣檢察院先後就九仙山、銅山戍台官兵墓、施瑯徵台出師地之一的澳雅頭碼頭等涉台文物修繕問題,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讓見證兩岸同出一脈的文物重煥生機。
在永春,縣檢察院攜手相關部門對余光中故居及週邊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對余光中詩作中詠嘆過的5株百年古荔枝樹落實日常巡查養護,並上報申請為古樹名木掛牌保護,讓鄉愁有所寄。
去年以來,福建省檢察機關部署涉台文物公益訴訟檢察署保護專案工作,並持續進行涉台文物保護「回頭看」專案活動,讓「一紙建議」協助文物修繕保護落實。
▲余光中故居。
台胞參與攜手守護涉台文物
修繕完成並非終點。如何實現涉台文物的長效保護?福建省檢察機關作了進一步探索。
2022年,一場涉台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現場會在大嶝街道舉行。一張張涉台文物修繕前後的對比照,讓在廈門工作的台灣教師賴女士深感震撼。
彼時,翔安區檢察院邀請熱心台胞擔任聽證員、公益訴訟觀察員、檢察聯絡員和文物保護志願者,參與涉台文物保護案件聽證,並透過日常走訪發現文物保護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向檢察機關回饋。賴女士欣然應邀,成為首批涉台文物保存志工之一。
認領保護鹽兵樓後,賴女士每個月都會到文物保護點走一趟。門窗是否關好,建築是否有毀損,周圍有無亂搭亂建、違規停車……事無鉅細,一一察看,一旦發現問題便用「拍益拍」公益訴訟線索收集小程序及時上傳信息,讓檢察機關和主管單位第一時間知道文物保護現況。
兩年來,賴女士欣喜地發現,當地群眾對於涉台文物的保護意識也不斷強化,越來越多人自覺加入保護隊伍。「志工的經歷讓我深切感受到閩台歷史文化淵源之深,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哺我的研究工作。」如今,越來越多台胞活躍在八閩大地,與社會各界攜手守護涉台文物。
以「我管」促「共管」,福建全省各地檢察院紛紛與台辦、文旅等部門建立涉台文物保護聯動機制,並發揮鎮街屬地、市民等力量,逐漸形成以文保員、網格員、志工、監視和文化執法團隊不定期抽查相協同的涉台文物共管格局。
活化利用講好涉台文物故事
「灌口鳳山祖廟前,舊糧倉被活化利用,改造為美食一條街。」5月23日下午,微信群「尋訪老集美」熱鬧起來,廈門市集美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志榮,與群成員分享起涉台文物鳳山祖廟的周邊近況。
位於集美區灌口鎮的鳳山祖廟是省級文保單位,其分爐廟宇在台灣地區有160多座,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載體。
去年,集美區檢察院針對鳳山祖廟年久失修問題,發出檢察建議,而後進一步向區政府提出對鳳山祖廟週邊作整體規劃提升、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被予以採用。
集美區涉台文物多、分佈廣。如何進一步推動涉台文物活化利用,更好發揮其文化價值?陳志榮想到了「尋訪」的點子——將包括鳳山祖廟在內的涉台文物「串點成線」,利用周末時間,不定期邀請台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台胞公益訴訟觀察員、台胞文物保存志工以及區文旅局工作人員等共同尋訪。
北宋人顏慥,是儒家先哲顏回的後人。顏慥的後代顏思齊被民間尊稱為「開台王」,其開台事蹟在兩岸影響深遠。 2016年,顏慥墓被列為廈門涉台文物古蹟。
2022年初,海滄區檢察院針對顏慥墓週邊環境雜亂等問題,發出磋商函,督促主管機關對顏慥墓週邊環境進行修復。如今,顏慥墓和青礁開漳堂、開台文化公園、慈濟東宮等「串點成片」,共同構成兼具旅遊觀光、教育教學功能的涉台文化場所。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舉辦期間,200多位台胞來到位於廈門海滄區青礁村的顏慥墓、開台文化公園等參訪。
「宗親文化承載著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與血脈親情。不少台胞朋友,尤其是首來族來這裡參觀後對兩岸顏氏宗親情誼頗為感慨。」台胞顏先生說,這裡是兩岸顏氏宗親的祖地根脈,也是兩岸血脈同源、文化同根的重要見證。
「檢察開放日」活動上,兩岸兒童一起參觀涉台文物,聆聽文物背後的故事;修繕保護後的涉台文物,成為台胞尋根謁祖及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在福建全省各地,涉台文物正成為助力兩岸情感融合的鮮活載體。(照片記者徐迪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蕭壠文化園區鐵道全新亮相 重現「佳糖車站」歷史記憶
(8 分鐘前) -
台灣奪冠!橘子支付「好野球祭」抽PS5 Pro
(13 分鐘前) -
中央大學衛星影像月曆 俯瞰發電廠繪能源風景圖
(16 分鐘前) -
蘋果M4版Mac新品通過NCC認證 將在台上市
(18 分鐘前) -
台中市交通局處長涉性騷女員工 記2大過免職
(2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