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廢再利用技術創新與微型塑膠調查 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海洋環境保護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今(25)日在臺北舉辦的「2024年海洋廢棄物研討會」邁入第三天,今日的主題涵蓋「海洋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及「微型塑膠的調查與監測技術」兩項重要議題,探究海廢再利用去化及陸源至海源微型塑膠污染情形,共同發掘海洋環境問題及其解方。
上午以「海洋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為題揭開序幕,由臺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榮譽理事長樊國恕主持,相關專題演講除理論知識分享外,亦涵蓋實際案例分享。首先由公益財團法人海與渚環境美化油濁對策機構課長福田賢吾發表演講,分享日本漁業廢棄物的處理與再利用,並提及相關措施需要相應的回收技術,亦須建立相關認證制度;亞太永續消費與生產圓桌會議主席堀田康彦說明日本海洋廢棄物管理及塑膠污染應對政策,並強調推動創新的清理機制及實施數據管理系統的重要性。
我國專家學者就海廢回收再利用發表專題演講,分享技術及推廣層面。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承享就其公司於回收技術處理海廢保麗龍,並轉化為高品質再生料的製程及優點,以實務技術面分享海廢再利用的案例;品卓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能竣則以「海廢再生」為核心理念,將塑膠廢棄物轉化為具有質感的時尚產品,將海廢再製品行銷至大眾市場中。另有徵稿口頭發表,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專案助理教授葉金克分享船底艙的污水處理研究,及正修科技大學環境毒物新興污染中心Justus Kavita Mutuku就目前於國內陸域河川中PFAS的調查分布進行分享。
下午演講及討論主題為「微型塑膠調查與監測技術」,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龔國慶主持。東京海洋大學教授荒川久幸率先介紹該單位所開發的新型系統,調查日本周邊水域中的微型塑膠濃度分佈,研析微型塑膠在海域中的運動及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以應對海洋環境中微型塑膠污染;日本九州大學助理教授中野知香介紹全球微型塑膠資料庫(Atlas of Ocean Microplastics, AOMI)中公開的數據,特別是日本科學家在微型塑膠的採樣與分析方法上所做的創新;越南Nguyen Duy Dat博士以越南海域海水及生物體,說明微型塑膠於該國的污染情況;印尼人力資源副校長倪川森則介紹印尼目前塑膠污染情況及該國政府應對政策。
另一方面,我國專家學者亦於微型塑膠調查及監測環節發表精彩的演講。中原大學副教授江政傑演講涉及微型塑膠分布、潛在來源分析後,可看出我國在11月及1月期間微型塑膠污染濃度最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就微型塑膠中的奈米塑膠分析情形建議未來可以做為相關科學研究的主題。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國科會研究學者孔燕翔則介紹微型塑膠污染調查上的研究方法及遇到人力挑戰,期待後續藉由科技的協助能減少人力應用,本日研討會終場為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主任 Elizabeth McLanahan的特別講座,就NOAA透過與地方政府、NGOs及國際組織合作,預防、清除、研究、監測、應變及協調各項海洋廢棄物因應作為進行分享。
海保署指出,今天的各項討論環節中,就推動海洋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技術及微型塑膠污染的全球監測網絡,各國專家學者認為未來應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尤其是在技術研發和教育資源共享方面,可以讓更多國家對於塑膠微粒有興趣的產官學研能夠更多投入此行動。
海保署表示,2024年海洋廢棄物國際研討會已圓滿落幕,象徵我國連同亞太地區國家對於海洋廢棄物的投入,期望各國未來就上述議題有更多合作機會,一同維護我們的海洋環境。(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
清大有意合併中華大學 擬成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
(2 小時前) -
臺南棒球歷史展11/30登場 邀您見證百年棒球記憶
(3 小時前) -
天兔颱風農損逾111萬 受損作物主要為大豆
(3 小時前) -
93年次以前具碩士學位者 仍得申請研發役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