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賴清德如何「務實」改變台獨!/衣冠城
衣冠城(退休大學教師)
當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提到中華民國113年歷史時,我們看到這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他「務實」的一面,不過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的歷史延續,這不僅超越蔡英文時期只提1949年之後的中華民國,更是偏斜了台灣人四百年史觀。這不免讓好奇這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除了表現「務實」的一面,他理想中或理解中的「台獨」是否也發生了變化?
台獨理論從台灣歷史命運以及威權統治的權利限制出發,揉合土地認同、族群認同發展出素樸的「台灣人出頭天」訴求。這種「出頭天」訴求在歷經民主化以及政黨輪替之後,無論在「權利」上或「權力」上都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滿足。至於所謂的「出頭天」是否要上綱到國家認同乃至民族認同,就出現更多的阻礙與歧異。
台獨史觀設定台灣為無主之地,早期移民為無土之民,唐山過台灣,渡過黑水溝,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但經歷多次政權易主,備受壓迫,出現悲情的歷史意識,故同錫安主義一樣,認為非獨立建國,不足以自我保全,以不足以台灣人作為一民族的自我證成。這種歷史目的論其實不能與「出頭天」的訴求完全畫上等號。
固然台灣獨立建國有內部國家認同分裂以及外部國際現實的壓力,但是維持現狀仍佔民意中的過半,根據政大做出的民調,從2022年起,永遠維持現狀已經成為民眾最多的選項。可見「出頭天」到台獨建國是有深刻差異的。甚至有時可以發現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獨的支持度反而出現略為下降的情況,也就是當「出頭天」的訴求得到滿足時,反而台獨建國的吸引力就不那麼動人。
今年台灣大選因在野勢力整合失敗,民進黨雖然打破了八年政黨論替的「魔咒」,但是賴清德必須面對比蔡英文時期來自內外更大的壓力。根據蔡英文的執政經驗,建立類似日本「一黨優勢」的政黨政治體系,而非英美兩黨制,仍是最理想且可能實現的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下,傳統出於四百年史觀的台獨理論就行不通,必須回到更具包容性、更平易的「出頭天」訴求。
這個出頭天就被賦予「民主」的包裝,台灣人出頭天中的台灣人也就不只是福佬族群,而可以是所有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這時台獨理論中的歷史限制、血緣隔閡就被打破,那種訴諸血統、文化的個體本質的民族主義就被追求民主、政治體制集體認同的「公民民族主義」所取代。
當賴清德提113年中華民國推翻滿清時強調的是追求民主共和,而不是民族偉大復興;提823砲戰重點不在國共內戰,而是反對共產主義;提台灣民主化,不是訴諸台灣悲情,而是謳歌台灣人民建立的民主體制。這時的賴清德作為一個台獨工作者改變的不只是「務實」也在改變「台獨」。
從這個角度看,明年最值得期待的不是他總統就職週年的講話,而是這位「務實台獨工作者」在二二八和平紀念日當天,怎麼看待台灣的歷史傷痛,賦予其新的積極意義。(照片資料照)
最新生活新聞
-
-
勞團籲調升家事移工薪資 勞動部:持續研議
(24 分鐘前) -
青年局力挺創作者!AKSOULMUCH潮玩藝術耀眼國際舞台 成功挺進歐美市場
(26 分鐘前) -
中東第2家 阿提哈德航空獲准2025飛台
(31 分鐘前) -
臻品34週年展《維度轉換》 開啟建築與藝術的跨域對話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