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中國娃娃兵/莫測
莫測
在雲南邊陲的龍陵縣境內,有一座占地面積達80餘畝的“中國遠征軍雕像群”。雕塑群由12個方陣組成,其中有一個“娃娃兵方陣”尤其震撼人心,凡前往祭奠者,都會情不自禁地奉上玩具、糖果、瓜子等。大多數人還會淚雨滂沱,長跪不起,或者久久凝視,駐足不前,心中陡然升起對侵略者的仇恨,對小前輩的敬仰。
“娃娃兵方陣”共塑造了21座小兵立像。可他們何止21人啊,是7000多人!他們年齡最大的13歲,最小的僅有9歲。如此幼小的兒童,他們應該在父母懷抱裏撒嬌,在遮風擋雨的學校裏讀書。可他們卻成了保家衛國的戰士,成了長眠於此的英魂,這怎能不讓人心情沉重且悲痛欲絕呢?
那麼,小小兒童們為什麼要奔赴前線?這還得從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說起。
在甲午之戰中,中國軍隊兵敗日軍之後,與日本國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則利用條約,從中國獲得了2億兩白銀賠款和3000萬兩“續遼費”,然後用於擴軍備戰。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就把吞併中國當成了基本國策。
從1931年9月18日,日軍在瀋陽發動“九一八”事件侵略我東三省開始,先後在南京、旅順、濟南、霧社、上海、蘇州等地實施了慘無人道的12次大屠殺,導致409974名中國人喪命。20多萬中國婦女被淪為日軍慰安婦,40多萬名孩子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與此同時,導致部隊兵力嚴重不足。為了補充兵源,繼續抗戰,這些孤兒中的一部分便穿上了軍裝。國軍中的“中國國民黨中央童子軍委員會”,就是專門負責徵召兒童和管理“娃娃兵”的部門。這些“娃娃兵”有的來自大後方四川,有的來自硝煙彌漫的雲南、湖北、貴州。當時騰沖對日作戰中,有7783名中國軍人犧牲,所以招收的“娃娃兵”最多,幾乎兩個家庭就有一名兒童從軍。
“娃娃兵”到了部隊之後,先從事放哨、送信、幫廚、餵養軍馬、宣傳群眾和拾撿廢銅鐵鑄造槍彈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幹著幹著,還沒有槍高的他們就陸陸續續上了戰場。由於體能和作戰經驗的差異,他們幾乎都犧牲在了戰場上。當年騰沖所征“娃娃兵”,最後僅發現了一名倖存者。
敬禮,中國“娃娃兵”,你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有血性的中國人,是民族之魂。看著你們的雕像,就看見了中國力量,看見了一個不可戰勝的中國。在漫長而殘酷的保家衛國戰爭年代裏,你們為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你們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
最新生活新聞
-
-
復甦開了幾朵花 台經院:未達百花齊放程度
(25 分鐘前) -
業界首推!宏碁資訊為企業球團 打造跨球類售票平台 深耕會員經濟
(25 分鐘前) -
壯世代復出不將就!中彰投分署助婦女重返職場實現新價值
(26 分鐘前) -
總統接見中華隊 11月26日英雄大遊行
(2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