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出版藝師作品集與文資叢書 傳習木藝民俗文化
【記者 劉芳妃/嘉義市 報導】嘉義市人文底蘊深厚,不僅享有「木都」美名,也有多元的民俗節慶。為讓更多人看見城市的精彩,文化局今(29)日下午在南院旅墅1樓大廳,舉行「鑿木生花 、民俗瑰寶-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新書發表會」。林瑞彥副市長代表黃敏惠市長到場力挺,感謝3位傳統工藝類藝師,包含蔡共新、陳佐民、李宗霖等,在傳統工藝領域的貢獻;另肯定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以及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等市定民俗,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文化魅力。
林瑞彥副市長強調,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嘉義市是阿里山的入口門戶,日治時期因阿里山林場的開發,進而帶動嘉義地區製材業及木材加工業發展。依據統計,在西元1935年嘉義市的7萬人口中,有高達10分之1都是木業相關的從業人員,也間接造就鑿花技藝、欄間木雕(俗稱花板)、粧佛雕刻等木雕產業的興盛。
林瑞彥副市長進一步說,不僅是傳統木藝,嘉義市宮廟林立,廟會活動頻繁,同時因家將文化興盛,素有「家將窟」之稱。不少深具指標性的廟宇,如城隍廟與地藏庵等,都對保存文化資產不遺餘力。這次發表3本專書,包含《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記錄全台罕見、自清代流傳至今,嘉義市獨有中元輪普習俗,整體信仰活動長達一個多月,吸引大批民眾襄贊參與;《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該儀禮始於1946年,除大鼓團、將爺團等傳統表演外,還有以西方管樂團模式運作的音樂團,結合東西方陣頭,傳承至今已78年;《將心永傳振祐堂》,則為籌備玄天上帝出巡,震安宮在地信眾於廟旁成立振祐堂八家將,遂成為嘉義市第二間「振」字脈系的家將堂館。這些出版品,正是文化資產累積的重要成果,感謝所有參與書籍編撰、發行的工作團隊,讓大家了解並珍視嘉義市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局指出,此次《鑿木生花》套書,一共收錄蔡共新老師、陳佐民老師及李宗霖老師的個人作品集,精選25件不同時期極具代表性的創作,運用深入淺出、圖文互配方式,展現精湛工藝美學。蔡共新老師投入鑿花技藝一甲子,在全台留下無數令人讚嘆的傳統木雕作品,於2020年登錄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陳佐民老師則以欄間雕刻聞名,除延續傳統技法更結合現代設計,為欄間藝術注入新生命。李宗霖老師擅長粧佛雕刻,於2017年創立嘉義市木雕學會,積極投入木雕教育,傳承木雕技藝。
文化局表示,為持續推廣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自2020年起陸續出版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系列叢書,涵蓋籐編、毫芒雕刻、傳統表演藝術及民俗等領域。今年出版的《鑿木生花》(3本一套),屬本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將心永傳振祐堂》則為市定民俗。未來將持續出版無形文化資產系列叢書,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解說,讓民眾理解該項文化資產價值,展現地方文化多樣性與獨特魅力。
圖:嘉義市政府出版蔡共新、陳佐民、李宗霖藝師作品集與文資叢書,傳習木藝民俗文化,讓大家了解並珍視嘉義市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記者劉芳妃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
文化幣發放一周領取率近4成 領取率呈現神秘曲線 文化部籲國中生、大學生趕快領
(23 分鐘前) -
喜氣洋洋迎新春~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歲末邀請名師揮毫福贈春聯
(23 分鐘前) -
靈鷲山用愛築起希望 馬祖7位普仁小太陽迎向陽光
(24 分鐘前) -
竹市消防局建置「消防工作安全衛生系統」 邱臣遠代理市長:兌現市長高虹安保障消防員職場安全承諾
(2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