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國畫山水/俞崇音
俞崇音
有幸從14歲開始得到顧仲華,黃喜二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學畫的道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黃老師是畫江南水鄉人物畫的,顧老師因爲曾經在東吳大學,蘇州美專任教。又自辦顧氏美術學校面嚮東南亞招生。所以對人物,山水,花鳥各種題材都能揮灑自如。記得顧老師在教學中,一再強調,無論什麽畫種,山石是根本。
可是,因爲當年顧老師的日常工作是設計刺綉畫稿,我也跟著畫了許多花鳥,而以後為省市美術展覽會準備作品,畫的都是政治人物。一向沒有機會認真畫山水畫。四年前,父母都走了,我也退休了。所以很自然地把過去沒有機會顧及的山水畫納入了我的探究範疇。
從學生時代開始,最早引起我們那一代人關注的山水畫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江山如此多嬌”。嚴格地說,這畫其實是給領袖人物及其秘書班子的詩詞作的大型形象説明書,因爲是南北二位山水畫大家的合作。氣勢確實不凡!衝擊力很大。宣傳力度更加大。當時的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靜下心來,我發現這畫和顧老師說的不同,和芥子園畫冊的説明也不同,顧老師和畫冊都要求山水畫要讓觀衆欣賞之餘,可以通過想像在畫裏行走,休息,生活。而這“江山如此多嬌”明顯不行,他更加像一幅巨無霸的風景照。雖然色彩,構圖堪稱美輪美奐。但是缺少人間煙火。以後,我發現,許多大家的作品都捨棄了山水畫傳統的基本要素,畫了許多風景照片構圖的山水畫。更有甚者,玩弄潑彩技巧,把山水畫玩成了印象派,玩成了畢加索。當然,作爲推陳出新,也未為不可,可是這樣的畫和傳統的山水畫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只能歸入風景畫的範疇裏去了!
怎麽看待這樣二種不同的山水畫?我的感覺是,追趕時髦的人們應該是比較喜歡風景照風格的山水畫的,而常常會發思古之幽情的人們,也許還是喜歡可憩,可遊的傳統山水畫。作爲一個山水畫的製作者,我願意都作一些嘗試。以畫交友,交不同的朋友!(圖:俞崇音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大S猝逝】子女監護權、遺產如何分配? 律師曝繼承順位
(47 分鐘前) -
【大S猝逝】曾被算命師預言「活不過50歲」 再婚又被預測婚姻撐不過3年
(47 分鐘前) -
114年桃園市慶祝農民節大會 張善政表揚優良人員及農友
(55 分鐘前) -
桃園市議會新春團拜 府會齊心推動市政穩健發展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