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5-02-06 | 台灣好報

講不完的故事/夏俊山

講不完的故事/夏俊山

夏俊山

2025年春節,兒子一家回來過年,小孫子興奮了一陣子,就纏著爸要聽故事。

兒子問:“你想聽什麼故事呢?”孫子想了想說:“我要聽皮皮魯帶著小灰兔,穿過原始森林看望狼外婆,要她勸說狼和兔子和好的故事!”

孫子的這個要求確實有點兒“天馬行空”——皮皮魯是鄭淵潔童話中的經典角色,小灰兔是兒童讀物中常見的動物角色,狼外婆則來自傳統的民間故事,三者之間好像沒有什麼交集,更不要說什麼原始森林和和好的情節了。講這樣的故事簡直就是現代版的“關公戰秦瓊”,我感到不是滑稽,也是幽默。不過,兒子並沒有猶豫,他爽快地答應了一聲:“好!”

一會兒,兒子把手機放在桌子上,手機傳來講故事的聲音,而且,講的故事正是孫子要聽的那個奇特的故事。聲音也是兒子的聲音。孫子盯著手機,聽故事聽得入了迷。

故事講完後,孫子意猶未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還要聽爺爺講!”。

在我看來,這類故事,荒誕不經,從未引起我的興趣,我也根本不會講。不料兒子的回答還是一個字:“好”。然後,他就把手機遞到我面前說:“爸,你讀一下手機上的這幾行字吧。”

我接過手機,有些疑惑地看著兒子,不緊不慢地讀了那幾行文字。兒子把手機拿回去,一會兒,手機又開始講故事,故事情節仍然是按照孫子的要求編造的,說得好聽些,是按照孫子提的要求,即時創作的。新編的故事,我越聽越感到神奇。當然,我並非覺得故事神奇,而是聽講故事的聲音,很像是我在講。

這是怎麼回事?兒子解釋說:“這是用了現在很流行的語音合成技術,軟件就能自動生成各種聲音。”我感到很吃驚:“故事又是怎麼回事呢?”兒子解釋說:“我用語音提出要求,有關軟件可以進行創作,自動生成兒童要聽的故事。軟件自動生成的這類故事是講不完的,可以滿足孩子聽故事的要求。”

兒子的敘述平靜如水,波瀾不驚;我聽了,心中卻心潮起伏,波翻浪卷。

兒子出生于1984年,學的是電子科學與信息技術專業,從事的是飛機航電方面的技術工作。30歲時,他寫的《電子電路從零到無窮大》由電子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已經連續印刷3次。日前,電子工業出版社正在排印他的另一本書。他有多項發明專利,大多與電子技術或飛機有關。在自己的單位,他可能是最年輕的教授級高工(四級教授),他玩的這些東東,一時間讓我大開眼界,禁不住感歎:活到老,學不了。

兒子在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讀書時,我是他的語文老師,我常對他說:“沒有誰全知全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獨特的價值。做人要不恥下問,能者為師,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沒想到,現在,師生關係要反轉了。幸好,我的學習能力還說得過去,年近古稀,成為兒子的學生,很快,我就學會了製作視頻、發佈視頻,甚至玩轉抖音。我曾經寫下一文《我在創辦全媒體中心》,在《臺灣好報》2025年2月1日發表後,本來有些心虛的我,接受兒子的指導後,不禁信心大增。

家的故事, 翻一頁是溫馨, 再翻一頁是變化。兒子和我角色的反轉,讓我覺得幽默,不是自嘲式的黑色幽默,而是溫暖的充滿歡樂的幽默。

今年,兒子全家回來過年,他帶回來的不單是團圓的喜悅,也不止是拿出一部手機,就可以有講不完的故事,他帶給我的還有NLG等技術突破帶來的震撼,以及一個家庭的故事,一個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喧嘩卻深刻,講不完的家庭故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