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6° / 15° )
氣象
2025-02-22 | 台灣好報

炕房中的春天/王光慧

炕房中的春天/王光慧

王光慧

春節剛過,我們就要開始籌畫地瓜培育秧苗的事情。玉米小麥的種子可以在地裏直接播種,而地瓜的塊莖很大,要催芽育苗後才能一棵棵的插秧栽種。

村東有一大片土地,原來是一座果園,現在裏面只剩下了零星的幾棵果樹。在果樹間空閒的土地上,我們劃出了一塊長二十米、寬四五米大小的地方,像蓋房子一樣放好白線,再沿著白線挖出了半米寬的地槽子。我們在地槽子外面挖出一些泥土,摻上麥草和麥糠,和成又粘又硬的泥巴,用鐵叉子摔成泥塊,然後才沿著挖好的地槽一坨一坨地碼起來,砌成了厚厚的圍牆。這些圍牆北高南低,讓炕房表面形成了一個斜坡。在靠北牆的地方,我們挖出一條長長的地溝,蓋上一層玉米秸和薄薄的泥土,做成了一道隱蔽的通氣道。我們還要把圍牆裏面的泥土翻開,施上牛糞、豬糞等農家肥,做成了肥沃的營養土。在圍牆的東側,我們還要用泥土和磚頭砌出一個小房子,建出一個大大的火爐,火爐的煙道和牆內的暗道相連,點燃的時候,熱量就隨著暗道輸進了炕房裏。

等這一切工作做完以後,我們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炕房裏的泥土裏挖出一條條的小溝,澆上水,把地瓜種進去,再用竹杆做骨架,罩上白色的塑膠薄膜,一個簡易溫暖的地瓜炕就的好了。

地瓜產量很高,但是不耐儲存,冬天很容易被凍壞。儲存地瓜種的時候,一般蓋一個小房子,在裏面挖個很深的地窖,把地瓜存進去,裏面還要生上火爐,保持一定的溫度,這樣才能保證它們安全過冬,還可以幫助催芽。在渡過漫長的冬季以後,炕屋裏面的地瓜就會變得紅潤潤、水靈靈的,滋潤得像一個個害羞的姑娘。經過一個冬天的休眠,地瓜裏的澱粉也會轉化成糖分,並在原來生根的地方鼓出一個個米粒大小的芽尖。

雖說已經進入了早春,但是這裏還是會遇到春凍、倒春寒之類的惡劣天氣。用塑膠薄膜覆蓋的炕房裏,白天吸收了太陽的光輝和大地的溫暖,暖烘烘的,就像生起了大火爐;到了晚上,我們就用草苫小心翼翼地把炕房蓋起來,就像嬰兒一樣裹在被窩裏,然後在爐子裏生火,添上木材和煤炭,紅形彤的火苗燃起來了,裏面就和白天一樣的溫暖了。大約經過二十多天的樣子,那些被埋在泥土中的地瓜,就象蘇醒的孩子一樣,探頭探腦地冒出了地面,長出了鮮嫩的的芽尖兒來,她們綠中帶著紅暈,散發著早春淡淡的清香。這些芽尖兒在溫暖的炕房裏競相拔節生長,很快就擠滿了地面,心臟形狀的葉子綠油油的,散發著植物清新的氣息兒。炕房外寒風飛舞,炕房裏溫暖溫馨,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

轉眼到了柳樹發芽、果樹花開的日子,人們在果園、河溝和田間地腦裏培出了大大的土壟,在上面挖出一個個小坑,澆上水。等這些水滲進泥土裏以後,我們就把從坑房裏拔來的地瓜秧插進去,用泥土培結實。過不了多久,這些地瓜秧就會長出又粗又長的藤蔓,潑潑辣辣地覆蓋了地面。這樣,我們就可以耐心地等待著秋天的到來,耐心地等待著她們結出又香又甜的地瓜了。

炕房裏拔完秧苗的地瓜已經耗盡了營養,乾癟了,就像一個個糠爛的水蘿蔔,又苦又澀。但是,有些地瓜上還會生出一些新鮮的瓜肉來,就像一個個肉瘤子,我們常常把它削下來,吃起來又甜又脆,帶著新鮮地瓜的香味。

在我們童年的時候,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產量很低,地瓜對於土地和環境適應能力強,產量也非常的大,一畝地可以產三、四千斤,有的甚至五、六千斤,成為我們常年必備的“救命糧”,因此,建炕房、育秧苗成為我們一個永久的回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