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絲路/袁頌安

袁頌安
2024年6月參加了「新東方快車專列」的新疆旅遊,在此遊前後寫了多篇有關的文章:《新疆喀什市香妃墓》、《新疆見聞》、《新疆旅遊17天》、《絲綢之路和粟特人》、《不合時宜的稱呼》、《金剛經和鳩摩羅什》等。如今只要看到和新疆有關事宜或是報導也特別關注,由「絲綢之路」又聯想到「太空絲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是中國人自行研製的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 GPS,俄羅斯、歐洲衞星導航系統之後的第四個衞星導航系統。中國原先是和歐洲合作開發衛星導航系統,由於美國畏懼中國的崛起,全面對中國各種科技研發都橫加干涉阻止,結果歐洲屈服於美國的淫威,以欺騙的手段失信於中國。於是中國在瞭解實情後只得自力更生,發奮圖強自行研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發的領頭人也是創始人之一的卜慶君將軍,以及科學家陳芳允、沈榮駿,素有「北斗女神」稱號的徐穎、及高杏欣、康成斌等科學家的團隊苦研不輟下,北斗系統終於在2002年發射了三顆衛星,這三顆衛星只能覆蓋於中國區域的導航定位系統。衛星導航系統所需費用實在太昂貴,當年中國的經濟實力雖然有限,但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下定決心走自主創新,自主可控發展的道路,埋頭苦幹。
如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的服務。並具有短報文通信能力,具備區域導航、定位授時能力。定位精準度5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到了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誌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18年8月25日,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35、36顆北斗導航衛星,2018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了全球時代。
2020年至2024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射的衛星已經有900顆,其零組件全是中國自製的。如今非洲、東南亞各國全用北斗導航系統,中國更以此和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太空絲路」,和各國基礎建設聯成一體。其安全性、準確度,非常精確可靠。目前全球用戶已經超過15億,一天有3000億次定位數。它更可以用於土地確定產權、國際民航、海航、軍事、農林、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救難⋯各方面,對人類的貢獻太巨大了。
上個世紀、著名的英國史學家 湯恩比 説:「19世紀是屬於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屬於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是屬於中國人的世紀。」他又說:「為什麼中國人適合領導世界?因為中國人數千年來都相信「天下一家 四海之內皆兄弟!」湯恩比真是一位偉大而且有見識的歷史學家。(照片:筆者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好市多4月正式實施掃卡入場 會員不解被要求「重新拍照」…官方回應
(16 分鐘前) -
清明掃墓增染恙蟲病風險 出入草叢注意2點
(21 分鐘前) -
台灣日瘋賽車 品牌打造極致體驗
(22 分鐘前) -
不用飛日本!饗食天堂南台灣限定「雪蟹腳」吃到飽
(25 分鐘前) -
高市都委會審議通過台積電P4、P5廠變更案
(2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