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8 | 台灣好報

水土保持服務團20週年 公私協力守護坡地永續發展打造友善山林

水土保持服務團20週年 公私協力守護坡地永續發展打造友善山林

【記者 謝雅情/南投 報導】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於今(18)日假嘉義耐斯王子大飯店舉辦「水土保持服務團20週年」慶祝活動,邀集全臺21縣市服務團成員、地方政府、技師公會齊聚一堂,回顧制度推動歷程,表揚特殊貢獻與績優團隊,並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推動在地化預防式管理,公私協力守護坡地

自水土保持法公布實施以來,坡地保育成為維護國土安全的重要工作。為「預防管理」與「在地自主管理」的政策目標,農村水保署自民國94年推動成立水土保持服務團,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專業技師及學術界資源,提供民眾免費法規諮詢、技術輔導、防災應變及教育宣導,至今服務團已遍布全臺,累計近980位團員、輔導案件突破7萬3,000件,展現強大的在地管理動能。

服務團制度的核心價值,在於「由下而上」的治理精神,強調與社區並肩作戰、協助民眾依法申請、落實開發安全,進而建構民眾對法治與政府的信任感,活動以「保育水土.服務動人」為主軸,透過短片放映、創團元老分享、績優團隊經驗交流及座談會,回顧制度發展歷程,並頒發3名「特殊貢獻獎」與21名「績優人員獎」,感謝長年於坡地管理第一線深耕貢獻的先進與團隊。


水土保持服務團20週年 公私協力守護坡地永續發展打造友善山林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致詞。

提升坡地管理效能,落實永續國土管理目標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表示,服務團制度正是農業部「智慧、韌性、永續、安心」四大政策方向的縮影,包括智慧:導入無人機與數位工具,掌握現場狀態與資料蒐整;韌性:透過在地團隊,強化社區民眾對災害的認識與即時應變能力;永續:推動在地化、預防式管理,守護土地與資源;安心:深耕法令宣導與民眾溝通,減少違規開發、化解衝突,創造友善管理氛圍,服務團透過在地駐點、行動服務車、影片宣導、跨縣市聯合訓練等多元方式,提升服務可近性與民眾參與度,更透過制度化之技術支援與案件協處,協助政府提升坡地管理效能,落實永續國土管理目標。

展望未來,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將持續優化制度、強化團隊能量,推動跨域合作與區域聯防機制,並深化公私協力平台,確保坡地資源的長遠穩定與永續發展。(照片:記者謝雅情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