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3 | 台灣好報

母親的南瓜/王光慧

母親的南瓜/王光慧

王光慧

村北有一小片地,原來是煤矸石山,後來煤矸石被拉走了,只留下這一片青草不生、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天,母親在荒地邊挖了幾個小坑,從田裏運來一點泥土填了進去,放上一點土雜肥,澆上水,埋上進幾顆種子。過了幾天,乾涸的土坑裏拱出幾棵帶著豆瓣的南瓜苗。

母親十分喜歡這些小苗,找來樹枝給它們插上個小籬巴,把它們保護了起來。這塊泥土下麵全是煤矸石,是保不住水分的,黃色的泥土像一個個皴裂的龜殼,硬邦邦的,裏面的瓜苗也象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張開幼嫩的小嘴,在期待著天上的甘霖。母親找來兩個盛放金龍魚的油桶,用她的小三輪車馱著水,每天都來澆灌。在母親的精心呵護下,這些南瓜苗漸漸地長出長長的青藤,長出手掌大的瓜葉,綠油油的,很快就蓋滿了那荒地。

煤矸石上的南瓜漸漸地長大了,有的還開出金燦燦的喇叭花,吸引著許多昆蟲前來幫忙授粉。有的開始在花下麵結著水靈靈的瓜扭,有的沒有,母親說它們是“謊花”。南瓜是雌雄花授粉的,那些沒有瓜扭雄花,被采過花粉後就會枯萎。母親把它們采回來,清洗乾淨後切成細絲,放進麵粉疙瘩湯裏,潑上雞蛋花,撒上碧綠的香菜,就做成了南瓜花湯,喝起來滿口清芳;有時候,我們還把南瓜花、麵粉和雞蛋打在一起,放進油鍋裏烹炒,做成的南瓜花炒雞餅,那味道更是鮮香無比。

南瓜中有的是早熟的品種的,長得很快,墨綠墨綠的,就象翡翠一般的光鮮亮。它們長長的果實,瓜大皮薄,鮮嫩嫩的,從裏向外透著淡淡的清香。農家有句諺語,“要想吃得鮮,就往菜園轉”。剛剛摘下來的南瓜水靈靈的,使勁就可以掐出水來,味道也非常的清新鮮美。這種南瓜適合於炒了吃,切成薄薄的小片,用油炒過,油汪汪的,又脆又香;有時候,我們還用這種南瓜做菜煎餅或著包水餃,味道也是非常的鮮香。

到了秋天的時候,煤矸石上的南瓜秧長得粗又壯了,佈滿了毛刺,晚熟的南瓜又粗又胖,有的長長的,像一個個玉如意,有圓形的,就像一個個小磨盤,粗糙的瓜皮上黃裏透著紅。打開南瓜,裏面的瓜瓤是金燦燦的,流著蜜水一樣的汁液,黏黏的,甜甜的,掂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硬邦邦的感覺。我們把南瓜摘了下來,切成豆腐塊大小,放進鍋裏煮上,加上豆扁和花生碎,放上花椒、大茴和鹽巴,很快鍋裏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兒。,用麵粉勾芡一下,就成了香噴噴的南瓜湯。熟透的南瓜又香又面,還有一種沙瓤的軟糯,面燙喝起來也是滿口的香味兒。

南瓜是個神仙果兒,可以當菜,又可以當糧食,因此有“瓜果半年糧”的說法。有些品種的南瓜個頭比較小,拳頭一般,我們就清洗乾淨,掏掉瓜瓤,放進糯米和冰糖,在大火蒸上二十分鐘,吃起來香甜無比。我們最喜歡吃的還有南瓜餅,打掉厚厚的瓜皮,切成小塊放進鍋裏煮熟,搗成爛泥,加上麵粉和雞蛋做成麵團,再做成巴掌大的小餅放進油鍋裏,慢慢的,隨著鍋底呲呲地浮起的油花兒,南瓜餅也漸漸地漂了上來,漸漸的變成了紅褐色,並散發著甜甜的田野的清香。南瓜餅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又香又甜,吸引著孩子們前來爭搶。

南瓜的產量很大,母親種的那幾棵南瓜結了二、三十個,根本吃不了,母親就用她的小三輪推著給親戚朋友們送去,讓大家一起分享勞動和收穫的喜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