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進香列國家重要民俗 雲林縣府攜朝天宮推乙巳年限定進香旗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北港進香」自清代以來傳承至今,反映臺灣民間媽祖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力,由民間自主自發前來北港進香,呈現地方民眾的集體記憶與認同,讓「北港進香」成為全臺媽祖信仰的典範,亦於2024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今年雲林縣政更攜手北港朝天宮推出「乙巳年北港進香旗」,象徵延續百年香火與信仰傳統。
張麗善縣長表示,進香旗是北港進香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象徵,旗上綉有宮廟名號與媽祖聖號,插旗於朝天宮前,象徵該廟與北港媽祖正式建立香火聯繫,是進香隊伍進入聖殿的神聖憑證,也承載著地方信仰的榮耀與認同,百年來陪伴每位香燈腳抵達北港的進香旗,承載著進香沿途各式各樣的情感記憶。
張麗善指出,媽祖信仰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而北港朝天宮正是其重要發源與傳承地。而北港進香作為國家重要民俗,不僅是宗教盛事,更是雲林的文化資產與榮耀。我們不只是見證歷史,更是這段歷史的守護者與推動者,縣府多年來積極推動民俗保存與文化深耕,並在進香期間協助各項交通與治安規劃、休憩盥洗服務等,讓這場傳統宗教儀式更具現代文化的觀光與教育價值。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北港進香」除每年擁有數千團進香團外,更因為保留完整科儀,包含恭請神尊進殿、結紅綾、團拜、刈火、回駕等,同時亦尊重各地宮廟的多元化儀式,如交香、請水、招軍請火等,縣府及朝天宮自106年起就把「北港進香」登錄國家重要民俗做為目標,歷經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13年開春獲得文化部審議委員一致肯定,成為全臺灣第23項重要民俗。
陳處長也提到,白沙屯拱天宮徒步進香自清朝以來流傳至今,最大特色為「媽祖指路」,進香路線無事先規劃,全憑媽祖鑾轎現場決定方向,沿途香燈腳須時刻跟隨媽祖步伐,展現信徒的虔誠與堅定。今年5月1日清晨,白沙屯媽祖即將從苗栗通霄出發,橫跨中部縣市,徒步數百公里於5月3日抵達北港朝天宮,完成信仰與文化的深度交會。值此年度進香大典即將展開之際,邀請民眾走入北港、參與信仰,也走進歷史文化深處,親身感受這份跨越世代的媽祖慈悲與地方溫情。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補充,今年縣府比照往年開放「北港大復戲院」及「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預計於5月2日起至5月4日凌晨2點止提供香燈腳作為休憩場所;本縣交通工務局在北港糖廠「1911好庫文化產業園區停車場」設置高鐵免費接駁站,預計5月3日中午12時30分至晚上9時提供接駁服務,每15分鐘1班車,全程免費;另外,即日起在臉書「慢遊雲林」舉辦抽獎活動,只要tag兩位好友,加上留言「我想要乙巳年限定北港進香旗」,有機會獲得限量乙巳年限定進香旗。(照片/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市最大傳統市場!超過700攤加入物調券行列 5/2-5/4建國市場60年老店醬菜拿券現享買3送3
(6 小時前) -
全球最有身價的大學教授蔡明忠東海開課 真性情開嗆名嘴:曾對著電視隔空對罵!
(6 小時前) -
中彰投分署「產攜2.0計畫-產學訓專班」助青年職涯躍升!114年開始招生
(6 小時前) -
高齡95歲獨居榮民爺爺健康惡化 新竹榮服處及時協助安身新竹榮家照顧
(7 小時前)